哈密瓜有一種哈味?淡定紅茶喝了就淡定? - 有關「瞪鞋搖滾」或「數字搖滾」這些炫名詞

文 / 謝啟彬


哈密瓜有一種哈味?淡定紅茶喝了就淡定?

大學生問「瞪鞋搖滾」(Shoegaze Rock)是什麼,被我秒破解,也看出很多人聽音樂其實只求不同卻不知本質。

因為這種搖滾樂類似所謂的後搖滾Post-Rock,吉他手經常因為需要控制所謂空間系的效果器,所以眼睛會一直看著地上的效果器機台,或低頭彎腰調整效果器參數。

但是這跟音樂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有點是外國文青樂評人發明的“天真音樂名詞”,卻莫名成為一種可以拿來形容正在聽的音樂的“類型”。再經中文化之後,就變成一種「名詞」了!

最誇張的是學生還是拿著手機在維基上查到的資料問我,然後我迅速瀏覽之後回覆他「瞪鞋搖滾」的真義,而他恍然大悟的表情到現在我都還記得...但這不是連維基百科都寫了嗎?還中文版的 Orz

先不長篇大論,如同標題所言,有時候是一種戲謔之間創出來的字,或是一種惡趣味,卻被後面的人當作是一種正經的字或事情,這也是傳媒所帶來的一種影響啊!

而年輕人經常會去追逐這種,同儕這樣說所以我也要這樣說,才會取得一種認同感,或是我不隨波逐流不媚俗的聽音樂態度。

然而,很抱歉的是,這仍然是一種人云亦云啊!



另外「數字搖滾」這個曲風也是個年輕人經常掛在嘴巴上的,其實所謂的數字搖滾或是數學搖滾,其實很簡單地說就是平常大家聽到的搖滾樂都是以四拍為多,所以聽到比較不一樣的拍型或是有變拍的創作,就會有一種驚喜的感覺,然後就會「幫這樣的音樂取個新名字」

但是其實這樣的概念在別的音樂風格中老早就存在,取名字的人不知道,也可能不具音樂上的概念,然後又加上「必須要強調他是個搖滾樂迷」,所以,又一個新名稱跑出來,然後不明究理的人就會去追逐,媒體或文案為求速效,自然也就直接用了因為比較吸睛啊!



那這樣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的曲風也是數字搖滾囉?哈哈,這也不過是我們音樂會中的其中一首,而且誠如前面所說,即便是“老的”搖滾樂、“老的”爵士樂、“更老的”古典樂、“最老之一的”非洲音樂中,所謂「Odd Meters」,中文有時候翻譯成混合拍子或是不規則拍子,如果有變化就是變化拍子或是組合拍子

同樣的概念,不只古典音樂裡頭老早已經發展很久,許多非洲傳遞到美洲而衍生出來的音樂風格,原本就都出自於祭典與宗教場合(婚喪喜慶),只是大家都只記得那些後面的「名稱」,而忽略了追溯源流與功能的重要性呢!

這是來自北非摩洛哥的傳統音樂


女兒小時候跟我玩遊戲,難道我們也是數字搖滾的親子版?XD 對大人來說,總是把許多事情想得很複雜,但是對小朋友來說,就是遊戲的一種而已,有趣而好玩!


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 Stravinsky)的作曲中也有很多變拍的,所以經過古典音樂訓練的人大多能視譜比較複雜的記譜,這是他的名曲《彼得羅希卡》:


John McLaughlin的Mahavishnu Orchestra就是融合爵士樂、印度音樂、搖滾音樂的一種七〇年代融合爵士樂,我們以前在音樂院時有一個樂團課就整年學習演奏與合奏,然後還在Jazz Club成功演出


Pat Metheny Group的音樂經常使用非常繁複的變化拍子與延伸旋律式的創作法,但是聽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突兀奇怪,反而非常地流暢與優美,甚至發展得非常磅礴震撼



如果說Post-Rock的定義,就是用電聲樂器(Electric Instruments,泛指需要擴大或可以經由效果器、錄音物理技術等處理的樂器)去試圖做出交響(Symphonic)的效果,或是也以創造特定聲響、音質的改變、動態變化等,以產生對畫面或情境的聯想(註:請注意不是創造畫面,聽覺不會創造視覺,很多人用的都是形容詞的”彷彿“)

那文章中所描述介紹的華格納,就是"Pre-Metal"了!

白遼士就是"Pre-Synth"、巴哈就是"Pre-Jazz"、柴可夫斯基、普契尼、拉赫曼尼諾夫......就是"Pre-Film Music"囉?

古典音樂也早有所謂“標題音樂”的做法,以及在“Sound"上面下功夫的;而電子音樂的發展,記得也是有一種是堆疊與效果器混搭或運用錄音技術的...

差別不就在於Electric Instruments跟Acoustic Instruments上的配器法(Orchestration)嗎?如果又說許多都是器樂、演奏曲的話。



延伸閱讀:

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懵懂了 - 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音樂的分類到底是怎樣 - 好的分類讓你事半功倍,不好的分類讓老師跟大家都很累

後?前?新?舊? - 再論音樂風格分類與一些奇怪的現象

爵士樂可以很快跟大家都熟,但請別輕易地跟爵士樂裝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