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前?新?舊? - 再論音樂風格分類與一些奇怪的現象

文/謝啟彬


因為被某班學生質疑我“漏講”所謂的Post-Rock,所以明天早上要"巴庫"一下啥是後搖,並「提出我的見解」(不然你們查網路就好啦不是嗎?)

老實說,看遍一堆名詞與定義,有說服力的還真是不多...簡單講就是證據薄弱,"Post-"啥的在音樂上本來就是個很隨便的冠詞,像我之前講過爵士樂裡的「Post-Bop」,其實也是很爛的講法(詳見我們介紹調式爵士的文章或講座),但是爵士樂迷或樂評這樣說,感覺會比較“屌”(hip)就對了!

就跟以前也有同學問我為何不介紹Indie(獨立搖滾?),我也覺得XXOO,如果有一種音樂叫獨立搖滾,那其他音樂是什麼?寄養搖滾嗎?統一搖滾嗎?...搞了半天還不是樂評人或唱片公司喊出來的口號,就「音樂本質」上來看,Indie或Post-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挪威的爵士薩克斯風大師Jan Garbarek玩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後期John Coltrane風格作品(所以這又要叫"Post-Trane"嗎?),他自己都說過:當Free Jazz到最後能玩的花樣有限時,其實聽起來都一樣的,但是講起來都會變得很玄,(接下來這句是我加的)而觀眾就會覺得:喔耶!對,這就叫做XXX、YYY、ZZZ...好酷、好屌喔!云云(還有一堆Neo-、Nu-、Retro-...)

而我的課,跟我的觀念,是希望從音樂性的本質,跟可以拿出來判別與比較的客觀因素(想想CSI...),還有音樂一路發展下來的脈絡與相互融合,換句話說,只有經典的XXX,沒有純的XXX,因為音樂或創作藝術,沒有“純”這回事。

反過來說,絕大部份的音樂理論,尤其在和聲與旋律方面,幾百年來的西方古典音樂已經都發展得很完整了,請注意,是幾百年的發展,但是有許多比較晚出現的音樂,或是西方以外的音樂(詳見下學期的世界音樂課),在節奏律動上與樂器編制上又不在西方古典音樂內的,這也提醒古典音樂家不該輕視這些音樂,因為判斷音樂的標準,也是變動的,或甚至不是只有技術性的難度或是複雜艱深等。

聽了快30年的各類音樂,有時候聽到啥“新樂種“,或是”新風格“云云,我還真想回一句"哇哩勒勒~"...可是時間在前進,觀眾也來來去去,我不覺得是人類健忘,而是人類社會本來就是一個變遷的社會,舊東西重新包裝,也會變成新的,新東西有天也會變成過時的,新的加舊的也會調出一種新的,瞭解這個道理之後,所謂各項命名與—定義,其實可能只是愛好者為了替自己的喜好“背書”,而醞釀出的一個名詞,或是為了區隔新舊的不同,再換個新名詞罷了(譬如從R&B到Rock 'N' Roll的歷史故事)

在這個查網路連Country Metal、Jazz Metal都會出現的年代裡,我還是花了1800秒來闡述一下,請大家多用腦筋想想,不要馬上接受我的講法,但是也不要想都不想就不接受喔!

我也要強調這不是要你們去反樂評或是去幹譙一堆嘴炮之類的(雖然說有關搖滾樂的“樂評”其實早已多到一種氾濫而無味的地步),而是希望你們真的用耳朵聽,用心去感受,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並放開心胸去接受更多沒有聽過的音樂。

真的,聽音樂是不用誰來“背書“的呀!我反而比較希望大家打破傲慢與偏見,試圖去瞭解原來不熟悉的音樂呢!這是在欣賞音樂的方面。

而如果你想成為音樂家、樂手或“老師”呢?那可能更需要擺脫一堆定義與名詞的糾葛!

去過台灣很多有練團室的樂器行,就常會看到以下兩種文字:

「徵求團員:我們是玩英搖、後搖,有時候也會玩一些Metal的...我們偏愛的曲風是Punk...你會死腔嗎?...專做Cover,以能配合不定時做場為佳...」

~ 這是年輕樂團找志同道合的樂手,不過在我看來這不太像在找團員,倒是在找分享聊天的同好

「本店特聘XX老師,擅長搖滾、金屬、放克、龐克、爵士、藍調、鄉村...等多樣風格,歡迎至櫃台洽詢」

~這...學生們到底要跟這位老師學什麼?而有沒有可能,學生是從零學起的,按和絃、刷Chord、握鼓棒、打拍子...都是要從頭開始的呢?(但是寫成:本位老師擅長打基礎給正確觀念,可能也招不到學生吧?Orz)

~又,當我們有機會實際聽到這位老師演奏時,卻好像什麼風格聽來都怪怪的內?或者是一些風格都只會表面的東西,但是,卻會在一些場合或是網路上,聽到學生說:靠!XXX老師超屌的!那個XXX技法好厲害、XXX打法好複雜、XXX跟誰去做演唱會過...之類的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學生懂得太少,從基礎的底部望上去比他厲害的都叫厲害,而老師...也常常在打迷糊仗呢?

想一想,真的,想一想喔!^^

不過我相信,不同音樂風格喜好者(所謂“迷”者),會有一些特定相近的性格與習性,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延伸閱讀:

音樂的分類到底是怎樣 - 好的分類讓你事半功倍,不好的分類讓老師跟大家都很累

西方觀念與東方觀念的激盪 - 從語言、文化與翻譯出發

在談創意前,應先了解前人的創意 - 重聽幾首經典的80年代流行金曲,了解結構與工法之美

用文字理解音樂的危險 - 不只字面意義上容易誤解,還可能加深偏見

‎"後搖滾(Post-rock)在分類上尚有爭議"

‎"Many musicians in the genre however, dislike the term Neo-Soul and have disassociated themselves from it, calling it nothing more than a shallow marketing tool."

Acid Jazz? 看看誰發明這些字並用這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