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回到台北來聊聊樂手,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日本樂手
第一天合作的貝斯手「若井俊也」也三十出頭而已,但是已經非常穩也非常專業,大家在這種很短促的彩排時間中,就要趕緊讓音樂雛形出來,這時候比的就是反應能力了,而反應能力來自音樂程度,以及對音樂認知的厚度
第一天合作的女鼓手「足立純菜」,甚至只有二十一歲,她們在舞台下都很謙虛說還在學,還沒從爵士音樂系畢業,但是一上舞台,能力跟前面的貝斯手一樣,面對我們這些外來的、只會講英文的職業爵士音樂家,他們選擇的都是勇於迎接挑戰,但是卻不是盲目地說自己有熱情云云,而是有方法在進步著
第二天與第三天合作的鼓手「鹿島初実」與貝斯手「伊藤拓海」,前者女生剛畢業,才二十二歲,後面男生才二十一歲,已經不想再留在學校學了,而是直接投身東京爵士樂壇現場闖江湖
他們慣常地在舞台下都超級謙虛的,但是一上場就 - 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是脫胎換骨 - 初生之犢不畏虎,而且真的能力都夠,我不能說已經超級一流,但是那個水線就是夠高
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在東京出道了
我一向對年輕人學爵士樂很好奇,尤其不是只靠學校教育的,就問他們一個月會接到幾場演出?女鼓手很害羞地說才剛畢業, 有人找她她就全力以赴了,而這次是她的「先生」(老師)Yuki桑給她機會,甚至讓她主持其中一場,她很榮幸能參與這次盛會
貝斯手的演出就比較多一點,當然跟他已經輟學有關係,而爵士低音大提琴手如果能力不錯,在東京都會先從Jam Session或是代班開始,然後慢慢就會接到邀約,開始固定有演出
但是當然這並不表示會飛黃騰達平步青雲啊!所以他們就繼續累積經驗
他們的老師Yuki桑後來跟我們說,他教過很多學生,不同樂器與樂團的,但是他知道誰的資質可以有潛力發展,所以他也希望提供機會,跟我們已經很熟的他反問我們:你們在台灣多年來不就是這樣嗎?
我們笑而不語
然後他說像這種“菜鳥”,如果一切順利,大概兩年內就可以穩定收到邀約,開始他們的職業樂手人生 - 在東京是搭地鐵的職業樂手人生,而且都要注意最後一班是什麼時候?不然就要流落街頭了 ^^
所以說,資質、能力、經驗還是最重要的,然後再來就是機會的把握與前輩的提攜了,不是學校畢業就怎樣怎樣的
老美爵士樂手常講說:要Pay Your Due,就是這意思,這很難翻譯,意義上來說就是你要花很多時間精力金錢,才能朝你想去的地方推進一點點,而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
當天另一位較為資深的貝斯手也特別來看,最後還上場Jam了一首,一位比較“賢拜”(前輩)的跟菜鳥,兩個人在台上不會有天與地的差別,或是後者崩潰玻璃心,前者私心劃勢力,我覺得,這都是讓日本爵士音樂圈,能夠這樣生生不息的緣故
其他那些場邊觀察、鍵盤評論、世故老成⋯都先等等,先看人家是怎麼做好的比較重要~
上次遇到來自日本旭川的低音大提琴手楠井五月,是在2015年五月到東京演出,並帶學生去洗足學園音樂大學交流時,晚上帶大家去看鼓手奥平真吾在新宿Pit-Inn的演出,非常精彩,鋼琴手是堀秀彰、小號手是原朋直、吉他手是日本的三好功郎與來自美國的Sheryl Bailey
其後也看到楠井五月跟其他我認識的日本與國際爵士好手合作演出,這次去東京,他事先傳訊息給我,終於在最後一天來聽,剛好我們也上台,他也自告奮勇上台Jam了一首,結果就這樣共演同台啦!^^
爵士樂鼓手跟爵士鼓手的差別,就在於對曲目常識認知的多寡與純熟度
這是Charlie Parker的《Anthropology》,這組三重奏故意沒有安排貝斯手,所以鼓手對於曲目的重音與格式進行,甚至和聲與呼應能力,就格外地重要
順帶一提,這次扣除跟我們同世代的日本與澳洲樂手外,日本兩位女鼓手一位二十一歲,一位二十二歲,貝斯手一位三十歲,一位二十一歲,泰國薩克斯風手二十四歲,印尼吉他手三十歲,馬來西亞鼓手二十幾歲,他的弟弟馬來西亞鋼琴手才十九歲
今天我在爵士台中的一位爵士鋼琴手學生跟我說,我也是十九歲,怎麼差那麼多?
我還是覺得「動機」與「熱情」真的比其他因素重要
老實講在台灣,我已經聽過太多幹話了,如果少點這種心態,多點真正幹活的積極,那我們就能夠有更美好的時刻出現~
這次合作的兩位日本年輕女鼓手都22歲而已,但技巧已都很純熟、聲音與認知都是「需要沈浸很久的」爵士樂概念
再強調一次,這絕對不是去報考就讀哪個學校就可以把它學好的問題,是本身要有極大的熱情與喜愛,知道要成就這樣子的演奏,需要下怎樣子的功夫,然後要一直演奏、持續表演,不能三心二意什麼東西都要求速成
今年(2019)的活動除了跟我們一樣的日本職業級樂手外,也有二十出頭的日本年輕人新生代節奏組鼓手,表現得非常棒;
而馬來西亞來的兄弟檔哥哥鼓手弟弟鋼琴手,弟弟甚至還沒20歲;印尼的吉他手也從未出國留學,在地就鍛鍊出一身功夫;泰國薩克斯風手也還沒30歲,聲音成熟到彷彿是爵士大師的層次,但對他們來說,這都只是「本分」而已
而建構在這些「本分」之上,他們在音樂上還有很長的路可以進步與發展
但我們在台灣總有太多“考量”,結果連本分都建構不足,自然每次都只能看亞洲其他各國樂手整體程度拉升,我們卻仍故步自封
一次又一次,就還是感慨,不是我們眼界高理想化,而是我們一直看到那種「差距」,而我們是台灣人
延伸閱讀:
啟彬與凱雅在日本東京演出的Jazz Pub,以及其他聽爵士樂現場的地點歸納建議
2019年七月19日到21日,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將再度受邀到日本東京,與國際爵士好手們交流演出
天才小鼓手也需要環境中的前輩帶領才能發揮與茁壯 - 以奥平真吾為例
17歲女生的爵士 - 到底聆聽與學習重點在哪裡?
日本東芝曾企劃出版六十首Blue Note唱片經典樂曲六十首精選,是認識所謂Hard Bop與Straightahead曲風的好管道
江湖是要混一輩子的,可是你要混出個名堂,亦或是混口飯吃?其實並沒有什麼武林盟主 - 2015帶團在日本東京交流演出後記感想
「狀況外」與「狀況內」的差別—台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到底差在哪邊?有哪些才是真相?
學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環境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 在日本許多職業爵士樂手也沒有出國學習
更多有關日本
回到台北來聊聊樂手,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日本樂手
第一天合作的貝斯手「若井俊也」也三十出頭而已,但是已經非常穩也非常專業,大家在這種很短促的彩排時間中,就要趕緊讓音樂雛形出來,這時候比的就是反應能力了,而反應能力來自音樂程度,以及對音樂認知的厚度
第一天合作的女鼓手「足立純菜」,甚至只有二十一歲,她們在舞台下都很謙虛說還在學,還沒從爵士音樂系畢業,但是一上舞台,能力跟前面的貝斯手一樣,面對我們這些外來的、只會講英文的職業爵士音樂家,他們選擇的都是勇於迎接挑戰,但是卻不是盲目地說自己有熱情云云,而是有方法在進步著
第二天與第三天合作的鼓手「鹿島初実」與貝斯手「伊藤拓海」,前者女生剛畢業,才二十二歲,後面男生才二十一歲,已經不想再留在學校學了,而是直接投身東京爵士樂壇現場闖江湖
他們慣常地在舞台下都超級謙虛的,但是一上場就 - 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是脫胎換骨 - 初生之犢不畏虎,而且真的能力都夠,我不能說已經超級一流,但是那個水線就是夠高
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在東京出道了
我一向對年輕人學爵士樂很好奇,尤其不是只靠學校教育的,就問他們一個月會接到幾場演出?女鼓手很害羞地說才剛畢業, 有人找她她就全力以赴了,而這次是她的「先生」(老師)Yuki桑給她機會,甚至讓她主持其中一場,她很榮幸能參與這次盛會
貝斯手的演出就比較多一點,當然跟他已經輟學有關係,而爵士低音大提琴手如果能力不錯,在東京都會先從Jam Session或是代班開始,然後慢慢就會接到邀約,開始固定有演出
但是當然這並不表示會飛黃騰達平步青雲啊!所以他們就繼續累積經驗
他們的老師Yuki桑後來跟我們說,他教過很多學生,不同樂器與樂團的,但是他知道誰的資質可以有潛力發展,所以他也希望提供機會,跟我們已經很熟的他反問我們:你們在台灣多年來不就是這樣嗎?
我們笑而不語
然後他說像這種“菜鳥”,如果一切順利,大概兩年內就可以穩定收到邀約,開始他們的職業樂手人生 - 在東京是搭地鐵的職業樂手人生,而且都要注意最後一班是什麼時候?不然就要流落街頭了 ^^
所以說,資質、能力、經驗還是最重要的,然後再來就是機會的把握與前輩的提攜了,不是學校畢業就怎樣怎樣的
老美爵士樂手常講說:要Pay Your Due,就是這意思,這很難翻譯,意義上來說就是你要花很多時間精力金錢,才能朝你想去的地方推進一點點,而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
當天另一位較為資深的貝斯手也特別來看,最後還上場Jam了一首,一位比較“賢拜”(前輩)的跟菜鳥,兩個人在台上不會有天與地的差別,或是後者崩潰玻璃心,前者私心劃勢力,我覺得,這都是讓日本爵士音樂圈,能夠這樣生生不息的緣故
其他那些場邊觀察、鍵盤評論、世故老成⋯都先等等,先看人家是怎麼做好的比較重要~
上次遇到來自日本旭川的低音大提琴手楠井五月,是在2015年五月到東京演出,並帶學生去洗足學園音樂大學交流時,晚上帶大家去看鼓手奥平真吾在新宿Pit-Inn的演出,非常精彩,鋼琴手是堀秀彰、小號手是原朋直、吉他手是日本的三好功郎與來自美國的Sheryl Bailey
其後也看到楠井五月跟其他我認識的日本與國際爵士好手合作演出,這次去東京,他事先傳訊息給我,終於在最後一天來聽,剛好我們也上台,他也自告奮勇上台Jam了一首,結果就這樣共演同台啦!^^
爵士樂鼓手跟爵士鼓手的差別,就在於對曲目常識認知的多寡與純熟度
這是Charlie Parker的《Anthropology》,這組三重奏故意沒有安排貝斯手,所以鼓手對於曲目的重音與格式進行,甚至和聲與呼應能力,就格外地重要
順帶一提,這次扣除跟我們同世代的日本與澳洲樂手外,日本兩位女鼓手一位二十一歲,一位二十二歲,貝斯手一位三十歲,一位二十一歲,泰國薩克斯風手二十四歲,印尼吉他手三十歲,馬來西亞鼓手二十幾歲,他的弟弟馬來西亞鋼琴手才十九歲
今天我在爵士台中的一位爵士鋼琴手學生跟我說,我也是十九歲,怎麼差那麼多?
我還是覺得「動機」與「熱情」真的比其他因素重要
老實講在台灣,我已經聽過太多幹話了,如果少點這種心態,多點真正幹活的積極,那我們就能夠有更美好的時刻出現~
這次合作的兩位日本年輕女鼓手都22歲而已,但技巧已都很純熟、聲音與認知都是「需要沈浸很久的」爵士樂概念
再強調一次,這絕對不是去報考就讀哪個學校就可以把它學好的問題,是本身要有極大的熱情與喜愛,知道要成就這樣子的演奏,需要下怎樣子的功夫,然後要一直演奏、持續表演,不能三心二意什麼東西都要求速成
今年(2019)的活動除了跟我們一樣的日本職業級樂手外,也有二十出頭的日本年輕人新生代節奏組鼓手,表現得非常棒;
而馬來西亞來的兄弟檔哥哥鼓手弟弟鋼琴手,弟弟甚至還沒20歲;印尼的吉他手也從未出國留學,在地就鍛鍊出一身功夫;泰國薩克斯風手也還沒30歲,聲音成熟到彷彿是爵士大師的層次,但對他們來說,這都只是「本分」而已
而建構在這些「本分」之上,他們在音樂上還有很長的路可以進步與發展
但我們在台灣總有太多“考量”,結果連本分都建構不足,自然每次都只能看亞洲其他各國樂手整體程度拉升,我們卻仍故步自封
一次又一次,就還是感慨,不是我們眼界高理想化,而是我們一直看到那種「差距」,而我們是台灣人
延伸閱讀:
啟彬與凱雅在日本東京演出的Jazz Pub,以及其他聽爵士樂現場的地點歸納建議
2019年七月19日到21日,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將再度受邀到日本東京,與國際爵士好手們交流演出
天才小鼓手也需要環境中的前輩帶領才能發揮與茁壯 - 以奥平真吾為例
17歲女生的爵士 - 到底聆聽與學習重點在哪裡?
日本東芝曾企劃出版六十首Blue Note唱片經典樂曲六十首精選,是認識所謂Hard Bop與Straightahead曲風的好管道
江湖是要混一輩子的,可是你要混出個名堂,亦或是混口飯吃?其實並沒有什麼武林盟主 - 2015帶團在日本東京交流演出後記感想
「狀況外」與「狀況內」的差別—台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到底差在哪邊?有哪些才是真相?
學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環境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 在日本許多職業爵士樂手也沒有出國學習
更多有關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