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資訊爆炸時代,我們是拿這樣的力道與用心程度來介紹這些「當代音樂」

文 / 謝啟彬



不能否認的是喜歡這類音樂的,在台灣真的是小眾,通常很喜歡的都會去放大那種受歡迎程度,但是事實上,如果沒有特別的推波助瀾,不要講樂風名稱,光是要「聽誰」「聽什麼」「怎麼聽」就已經出現斷層

遑論一般聽眾要不是只聽國語流行音樂,要不是就是不聽國語流行音樂,經常我們會遇到光譜的兩端,但是對客觀中立的我們來說,好的東西就該學起來,是一種態度,而不是“有用才學”或是“被強迫要學”

像這種音樂一方面演出與理解門檻高,二方面觀眾缺乏連結性,所以每次我們提給「不知道的學生」知道時,大家都是一副聽到火星音樂的樣子,但是樂觀的是,經過我們的講解與引導,絕大數的學生或聽眾會開始欣賞甚至喜歡這類型的音樂

甚至我在各地,都有這樣風格的團班或專題曲目,固定每週在上課學習,參與者很多都反而不是職業音樂人,卻是愛音樂的人

其實爵士樂、拉丁樂、世界音樂、黑人音樂等在台灣遭受到的待遇都差不多,原因我已寫在上頭,而我們還是持續在做的那群

最討厭有人用“過氣了”“這不流行了”來評價我們在介紹的音樂,愈不懂的人才會大放厥詞,而且用詞辛辣嘩眾取寵,但如果真有耐心,讀我們文章、反覆聆聽、甚至有機會聽我們講解示範,就跟理應“老早就過氣不流行”的古典音樂一樣,到現在還是有人在學習、欣賞、推廣、辦講座辦教育一樣

我們是拿這樣的力道與用心程度來介紹這些「當代音樂」

或許也要來思考一下規劃出線上團體教學的模式,讓分散在各地的想要理解的人,可以有機會可以聽我們分析講解,也才不會出現喊熱式的「多人響應一人到場」處境

像我曾問過想聽我分析K-Pop音樂如TWICE的,迴響比很多人想像中高,現在這種分眾市場真的分得很厲害,而我們是經常穿梭其間的教育者,原因無他,音樂的道理原本就一樣而已,我們反而不會受名詞、外在與風向影響,這應該是要多發揮的長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