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練習所體會出來的心得,才是自己學習的成果,更開心的是,我的心得就是啟彬老師教過的東西,這表示我沒有走岔了路


培偉是台南爵士行動學園的“開朝元老”,從一開始的一日行動充電版,到定期的每週四,他也學團體班的爵士合奏,也學了個別課的風格編曲!我們來看看本身也是籃球教練,也跟我是嘉義同鄉的培偉怎麼說:


「從運動的角度來看,專業人員跟愛好者在表現上最大的差異還是來自於練習的量。我常跟喜歡打籃球的同好說,假設你們每天都打球,甲級的球員每天光投籃要出手300次,而你大概就是在鬥牛場上投個100球。這樣算下來,一個星期差了1400球,一個月兩個人的出手數量就差了將近6000球,自然在運動表現上,會呈現出截然不同。

因此,練習對於一項技藝的學習,可說是最重要的部分。

然而成年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人更在乎有沒有理解。也許是從小到大的經驗,覺得理解過後的學習最有效率,不想像小時候那樣什麼都不懂就只會做。因此花在理解的時間,比花在練習的時候多很多,很多時候甚至覺得,已經瞭解了,就已經學會了。


一開始跟啟彬老師學爵士樂時,我也有這種傾向。大概是對爵士樂的接觸太少,面對這些陌生的音樂與符號,只能拼命用力地去理解,常常一堂課下來就頭昏腦脹,回家如果沒有馬上整理筆記,三天後大概就忘了一半,下個星期開始好像什麼都忘了一樣。

直到某一次,老師跟我們說,有的樂手他知道怎麼做,做得很熟練,但他可能不知道原因。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對於音樂演奏上,做得出來還是最優先。從那一刻開始,我調整我的學習目標,我只管每一週把老師交代的功課做熟。

我的想法是,如果我每週都學了一個新招,那個三年下來我不就學會了150招嗎?150招應該是相當可觀也足以應付某些場面了吧?


而最妙的就是,在反覆的練習當中,為了更快的應變而自然產生的調整與想法,竟然就是老師已經在課堂說過的「技法」與「記法」。

對我來說,因為練習所體會出來的心得,才是自己學習的成果,更開心的是,我的心得就是老師教過的東西,這表示我沒有走岔了路。

從那時候開始,我學爵士音樂就很輕鬆了,因為我只要把老師交代的做好,剩下的就是時間的累積。

我非常感謝老師不辭勞苦的,每週來到台南指導學生,也是因為這樣,我才有機會踏入爵士樂的領域。國際級的教學,中文講授,每週親送,多麼美好的機會!」




延伸閱讀:

啟彬老師的爵士課 - 邁向更豐富絢麗的音樂世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豐富的回報,遠遠超越當一個聽眾能感受到的

在學習音樂的路上,要找到自己需要且適合的老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很開心的我找到了啟彬與凱雅!

更多學生心得

老師負責化繁為簡,學生負責積少成多,不能求速成與現學現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