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被稱為Japanese City Pop的另一大音樂編曲影響來源 - 八〇年代的Luther Vandross《Never Too Much》與Gloria Estefan諸多名曲

文 / 謝啟彬





沒有這些七〇八〇年代的日本超級樂手們,帶入了許多北美洲音樂(黑樂)與南美洲音樂(拉丁)的元素進去日本流行音樂,也不會有現在年輕人朗朗上口的「City Pop」復古風潮

這首Casiopea的《Eyes of The Mind》的前段律動,跟兩首美國黑樂很類似

Taste of Honey - 《Rescue Me》
Luther Vandross - 《Never Too Much》

角松敏生的《Off Shore》跟杏里的《Windy Summer》前段也是,後段再變化成別的,因為後者是前者製作的,你就可以聽出那個學習致敬的脈絡來源


杏里(Anri)的《Windy Summer》因為是角松敏生製作的,所以帶有濃濃的製作人色彩,而這首與角松敏生自己的《Off Shore》也很相近,最主要是那個鼓跟貝斯的切分Groove,在第四拍最後一個16分音符會搶拍的拍型,實務上我會把它想成第三拍有四個16分音符,第四拍是3+1個16分音符,重音都在上頭





除了我們提到過前奏上角松敏生很愛用Doobie Brothers的《What A Fool Believes》前奏外,貝斯的Groove基本上是完全學習Marcus Miller於21歲時,參與Luther Vandross的大名曲《Never Too Much》錄音,所彈出來的節奏:



這段珍貴的廣播電台專訪,原曲貝斯手親身示範了這段影響深遠的貝斯彈法(鼓手是Buddy Williams),Marcus說他會想出這段Bass Line,是他在進入下一小節前會稍微超前(I always play something before the downbeat),音樂上就是文首的譜面顯示的那樣囉!



素人致敬版之一:



也將我抓的《Never Too Much》的完整和絃進行與曲式格式秀在下方囉!鍵盤手與吉他手也要知道怎麼“處理”這種和絃,我們在黑樂主題團班中都會教到哦!



這個Pattern真的在八〇年代被大量愛用啊!譬如另一位當時引領風潮的巨星Gloria Eastefan,她的《1-2-3》、《Get On Your Feet》、《Rhythm Is Gonna Get You》,甚至“偽裝”成Afro-Cuban (Salsa)的《Conga》都有這個Accent/Kick,而你也將發現角松敏生跟山下達郎等人真的是超愛這些他們的偶像的喲!



為何說這首《Conga》是偽裝Afro-Cuban(Salsa)呢?因為只有前奏跟間奏是非洲古巴樂的Guajeo(Montunos),節奏型上還是比較巴西森巴加上美國放克,以前有人稱這叫「Samba Funk」,但是這樣分類的大缺點就是,「Samba Funk」不是只有一種型而已啊!所以還是以經典名曲元素來出發,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詳見「音樂的分類到底是怎樣 - 好的分類讓你事半功倍,不好的分類讓老師跟大家都很累



可以再聽聽角松敏生的另兩首名曲《Beams》與《Sea Line》,是不是聽出更多端倪了呢?還有哦!慢慢聽吧!那些Japanese City Pop的名曲都仔細聽一聽,不要當背景音樂聽,就能聽出更多樂趣囉!這才是學音樂的快樂與成就感!





延伸閱讀:

City Pop其實只是對以前東西的新叫法而已,多首實例證明,從角松敏生作品聽起

從DJ Cassidy的兩首動感歌曲幕後製作看真人樂器樂手的素養重要性

欲速則不達,得有效率練 - 該如何在爵士合奏時,不會因為一心多用就掉Form?

音樂的分類到底是怎樣 - 好的分類讓你事半功倍,不好的分類讓老師跟大家都很累

All About Groo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