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的永遠超過一萬人,學音樂的永遠不會有一萬人 - 中島美嘉的《雪の華》,其實拿來當作「測試耳朵接受樂理的程度」的「試劑曲」還蠻不錯的

文 / 謝啟彬



中島美嘉的《雪の華》,其實拿來當作「測試耳朵接受樂理的程度」的「試劑曲」還蠻不錯的

1. 只能聽到旋律好好聽 - 這是一般聽眾的極限,請注意這樣講並沒有貶義,我們是在討論音樂的更深層 - 推動旋律的力量,以及給聽者的感受與情緒變化

2. 前奏(Intro)與主歌(Verse) - 主要以調性內的順階和絃為主,也有例如IV級用5音當貝斯,也就是Tonic Pedal Point的概念,流行歌曲很常用

3. 副歌前(Pre-Chorus) - 這段開始會有難度,卻也是「推波助瀾」的開始,出現了屬七升九和絃(古典樂教育裡頭根本沒教),以及副屬和絃(加上延伸音)及其雙打拍檔(相關IIm7或IIm7b5)的概念,還有就是減和絃經過的用法

4. 副歌(Chorus) - 去了關係小調,以及繼續運用副屬和絃,關鍵在於貝斯的移動,有幾個轉位跟減和絃經過(也是副屬和絃)

5. 橋段(Bridge) - 跟副歌前接近,因為一樣是在推波助瀾,使用到的技法就比較是副歌前用到的,然後會有一組會換成「降二代五」(代理屬和絃與其相關IIm7)

6. 尾聲(Ending)- 有用到SDM(Sub-Dominant Minor Type Chords)

如果你是1,其實你並不孤單,因為有一萬人跟你一樣,而且比例上大很多 ^^

如果你是2,那表示你可以繼續往3、4、5、6前進,繼續學習,你不一定會變成此版本中在台上一句都沒唱的中島美嘉,但是你有可能可以幫她或同樣的歌手寫歌、伴奏、編曲,也就是舞台上看不到的人

我們是負責教2到6的老師,而且搞不好你光看我寫2到6的文字內容就頭暈關視窗了...呵呵

但是「細節」就是我們在意的,也是這些傳世名曲背後,推動的力量,而不是樂理魔人的概念,或是還沒學跑就要學飛的想法

我小時候曾經聽過台灣的流行音樂前輩大師 - 張弘毅老師的講座,他那時候對著台下我們這群小毛頭說:你會不會在聽一首歌時,想要合音第二部?或者是你會隨興唱出一段對應的樂句?或是你會真的想要了解:這到底是什麼和絃接什麼和絃?

已經過世的張弘毅老師說:如果你有這樣的念頭,那麼歡迎來到幕後的世界!你要開始認真學音樂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