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uther Vandross的《Hot Butterfly》到Chaka Khan的《Papillon》到山下達郎的《Someday》

文 / 謝啟彬

美國流行音樂R&B/Soul的巔峰時刻,就在80至90年代,這首Chaka Khan的《Papillon》出現在描寫Whitney Houston生平的傳記電影「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中,當時她正跟女朋友在卿卿我我,音樂中的合音就是Whitney Houston的媽媽Cissy Houston,以及原來這首曲子的第一版主唱Luther Vandross,Whitney Houston那時才十六歲,跟著媽媽跑場演唱與錄音,但這首她沒唱,別首才有,而Luther Vandross的嗓音清晰可辨識,簡單說他們都是合音歌手出身的



80年代的Chaka Khan背後製作團隊是原來英國(不是美國)Funk樂團「Average White Band」的吉他手Hamish Stuart與鼓手Steve Ferrone,他們最有名的曲子是Funk Standard《Pick Up The Pieces》,在美國發行的專輯中有很多當時優秀的美國樂手參與,主要是跟著當時的名製作人Arif Mardin


而這些班底也讓Hamish Stuart持續為美國歌手接案演奏吉他、貝斯、寫曲、編曲等,這首曲子所屬的專輯「Naughty」就是Chaka Khan的第二張個人專輯,到了第三張專輯「What Cha' Gonna Do for Me」更是傑作


而這個時期的Chaka Khan也是現在被稱為復古新潮流的「Japanese City Pop」主要影響來源之一(我介紹過很多別的影響來源收錄在多篇文章中),像《What Cha' Gonna Do for Me》就是日本女歌手大橋純子(Junko Ohashi)的《I Love You So》範本來源


而這首由Gregg Diamond創作的《Papillon》呢?(又名《Hot Butterfly》,Papillon就是法文的蝴蝶之意),如果大家熟悉山下達郎(Tatsuro Yamashita)的話,他的《Someday》(いつか)在編曲與風味上,就是以Luther Vandross(他與Gregg Diamond合組的團體為Bionic Boogie)及Chaka Khan的兩個《Papillon》版本為範本,只要是經常聽音樂的人很容易就可以聽出來吧?^^


其實日本曲的發行時間離美國曲的時間很近,倒是真的,我覺得山下達郎的音樂才華跟敏銳音樂嗅覺,在80年代跟美式流行音樂可說是幾乎完美銜接,這些在當時的台灣是幾乎沒聽過的,或許聽眾有,但真的用那樣的曲風出專輯是確定沒有,也是要看當時本地觀眾的接受度


可以延伸聆聽Chaka Khan第三張專輯中的《Any Old Sunday》,也是這樣的曲風



順便介紹一下Sweet Inspirations這個團體,她們由傑出的福音詩歌(Gospel)女歌手們組成,穿梭於各大流行歌手演唱會與專輯錄音,是非常知名的合音團體,一開始由Cissy Houston(原姓Drinkard)、Doris Troy跟她姐姐Lee Drinkard Warwick的女兒們創立,裡頭包含Dionne Warwick與Dee Dee Warwick,後來Cissy Houston變成領導人,更是活躍於各大錄音室與演唱會的指定合音團體,而Cissy Houston就是Whitney Houston的媽媽,所以Dionne Warwick就是Whitney Houston的表姐(阿姨的女兒),當初後者出道時也由表姐提攜,加上媽媽的音樂界人脈,以及唱片公司老闆Clive Davis的選歌判斷力與挑選製作團隊的慧眼,這些都是Whitney Houston出道時的助力


後來Sweet Inspirations成員陸續單飛,追求個人歌唱事業,包含Cissy Houston也自己組了合音團體,繼續從事同樣的工作,但是團體名稱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一下並輪替新血,到了1979年時的組合時也唱了這首《Hot Butterfly》,不同的樂手組合與製作人,可以聽聽看,我覺得也很棒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