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蓋希文的Prelude No.1(第一號前奏曲)明顯受到當時的藍調樂、爵士樂與拉丁樂影響

文 / 謝啟彬



喬治蓋希文的Prelude No.1就是上課時老師提到的曲子,蓋希文明顯受到當時的藍調樂、爵士樂與拉丁樂影響

藍調的部分,就是曲子中出現的主要都是Bb7、C7、D7等“左手”“伴奏”(我打""就是表示那是古典鋼琴手的迷思),以及旋律中會出現每個屬七和絃有b3音「共存」的狀況,還有第一主題就是我們的學生都很熟的「藍調歷史句」


爵士的部分,就是那些旋律上打音、轉音、(Mordants)的部分,所謂的“比較花”的旋律線與旋律節奏,不要忘記老師常常講的,爵士樂也有不同的時代發展與先後順序,蓋希文聽到當時的爵士樂,就是比較像Ragtime、Early Jazz (Dixieland Jazz) 那樣的

拉丁的部分,左手音型的節奏是3-3-2「Tresilló」,這個節奏從非洲被黑奴帶過來,影響全美洲大陸,從北美的紐奧良到南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個音樂DNA是原來“歐洲爸爸”沒有的


所以古典音樂人經常簡化那個等式,變成在古典音樂的世界中蓋希文的作品就是爵士樂,其實是很偷懶且同溫層的觀念,正確的敘述 - 啟彬老師用最簡單的講法 - 應該是:

蓋希文的作品受到當時美國藍調、爵士、拉丁的影響,而他的許多歌曲(Songs)被後世的爵士樂手拿來當作即興演奏的平台,就成了Jazz Standards


所以二十世紀上半葉,跟蓋希文同樣背景或職業的Tin Pan Alley作曲家,他們的作品在後世就會有兩種面貌與多元呈現,一種就是當作老歌來演唱、來演奏,一種就是爵士樂手會呈現不同的即興、不同的編曲

而原曲的旋律、節奏、和聲,也都是繼續可以探索的寶藏,但不是那種古典音樂學術研究考據論文而已,而是理解喬治蓋希文如何作曲,後世的我們在即興、在創作、在編曲時,就會有很多啟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