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破離」 - 我們其實不太應該直接看別的“修行者”的結論,而把他們的結論當作自己的結論

文 / 謝啟彬


對音樂能力與耳朵的養成,其實不是先全面性懂了、理解了所謂規則,然後再去看哪些音樂符合你們原來認知的規則?接著再開始啟用耳朵去學習它們,這是我教過很多成年人與業餘愛好者會遇到的 - 因為網路的緣故能看很多已經整理好的資訊,但是還無法確切掌握住

學習音樂的路徑上可能反而是相反的,先有喜愛、狂熱與大量的聆聽,再慢慢找出共同的規則或是相似之處,以及獨特之處,音樂是藝術,藝術就是不會照本宣科走,每位創作者會有他的見解,表現在創作上

只是我們在學習時還是都要先臨摹先模仿,先照單全收,我常借日本工匠技藝上講的「守破離」概念與作為,來自我期許與鼓勵大家,但是我發現現在網路時代已經出現太多歸類各種「離」的各說各話,換句話說,時候尚未到,我們其實不太應該直接看別的“修行者”的結論,而把他們的結論當作自己的結論


爵士鋼琴家與教育家Hal Galper曾說:「Musicians are athletes of the fine muscles」(音樂家是精細動作的運動員),因為音樂現在隨便打開任何載具就有了,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忘記音樂的學習其實跟體育的學習是一樣的,一樣都是技能、技藝的一種,花很多時間練習,其實是鍛鍊「肌肉記憶」,以及「聽覺記憶」並行

「肌肉記憶」就是非樂手很難體會的部分 - 當你演奏一個音的時候,手指的觸感是什麼?轉折的動作是什麼?跟身體其他部位的同步動作是什麼?當下的情境是什麼?耳朵聽起來是什麼?也就是跟「聽覺記憶」的連動性


所以說聽音樂、講音樂的人,可以用大量的文字或資料,去堆疊聽音樂時的許多相關常識與延伸探討,但是如果聽久了也會聽出個大概的樣子出來,只是有時候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時,只好借別人的文字或資料來強化自己在聽的東西是好的

但是學音樂的人、學樂器的人不行,你得達標之後才能體會原作者的意思,這也是我常跟學生說的,在日本、韓國,我的交流經驗就是他們的音樂人還是會去追求高標及經典,不分年紀,跟體育一樣,籃球就是這樣打、跳高就是這樣做,不會自創一種球來取代籃球、一根比較低的橫桿叫做休閒跳高,或是說哎呀打籃球打得好或跳高跳得好有什麼用啊?...之類的


我不是理科生,所以我經常很戒慎惶恐地要去回答,學生學音樂的方法或道路到底該怎樣“才對”?但是我想提供我對各種不同風格或樣態的音樂,之所以能保持熱情、好奇探索,與努力練習以求掌握,這樣我在玩音樂與學習音樂時,樂趣就來自於成就感,與「我也會了」的開心,一點想法 FYI




所以我常說不要看那種日本網友做的影片什麼「這一百首歌都是同樣的XXX和絃進行」之類的,那是人家的結論,不是你自己的結論,一般人聽三首之後,注意力又被旋律吸走了,不然就是被切分節奏搞到頭暈了,耳朵跟不上,日本人有整理控是很有名的,但要練耳朵不能靠現成的整理,而是要一首一首自己在腦海中建構才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