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薩克斯風手或鋼琴手會以為把每個音加上小滑音裝飾音,就是爵士樂的演奏法或裝飾法,但其實加太多之後聲音就會出現獨特的華人腔調或口音

文 / 謝啟彬


針對啟彬老師的薩克斯風學生們,老師本週都有提到:

除了要注意我講的華人薩克斯風手“無謂”“受華語流行歌曲影響”之滑音以外,其實學生們選的音與練習都很好,只要把前述問題改掉即可

因為我們是華人,所以我們聽覺上會自動忽略那個聽起來台灣講會很“俗”(發音為聳)的往上小滑音(Grace Note),因為華語流行歌曲傳統上大多這樣唱的

當然請不要誤會,很多華語流行歌曲就是要這樣唱「才有韻味」,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只是在演奏爵士樂時聽到太多這種滑音,一聽就是華人在演奏的“腔調”或“口音”


Grace Notes嚴格說來有分手指上跟嘴巴上的,但我們還不討論到這些技巧,純粹只是無謂的、多加的往上小滑音,我常開玩笑說可能是因為薩克斯風手很多都是從《The One You Love》、《Careless Whisper》的薩克斯風前奏開始學起有關?

鋼琴手如果做太多一樣會聽起來很廉價,很像Piano Bar、西餐廳情調鋼琴,小提琴手因為本來就好滑,我以前聽過很多琴師很愛“五胡亂滑”,不但失了音準,韻味也不對


但真正的爵士樂薩克斯風手卻不會有這種聲音,原因不在五聲音階,而是那個五聲音階的「中國味」走向,與我跟薩克斯風學生們講的太多往上小滑音,你們有點被習慣制約,變成幾乎每個音都在加這種小滑音裝飾音,甚至不是長滑音(Bending),你們也可以將小滑音改成實際音,效果會好些

爵士薩克斯風手不是沒有,但是可以觀察與比較你與他們之間的差異,為何他們聽起來不會俗而你卻會?


我自己在採譜大師即興時,都會再三確認推敲有沒有Grace Note?以及是從哪滑到哪?另外一個改善的方式是練習Mordants、Trill與更多爵士語彙,這之後慢慢說,先求不要遇音則滑、遇水則發


另外一個部分是確切理解Blues的「Blue Notes」發生在哪裡?產生在對的地方,味道就對,產生在錯的地方,就會出現俗味,可參考我教授藍調音與轉折的內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