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z Que Fui Por Aí》可以翻譯成「我將展開沒有終點的旅行」,是巴西音樂家Zé Keti的創作 - 我們不用影片“開箱”,我們用爵士原力講堂“開箱”,實際演奏給你看,並導覽相異特色,帶大家品嚐不同口味、各有特色的巴西Bossa Nova!
文 / 謝啟彬

《Diz Que Fui Por Aí》可以翻譯成「我將展開沒有終點的旅行」,是巴西音樂家Zé Keti的創作,非常好聽,和絃與旋律也是典型巴西Bossa Nova的淡淡哀愁感,後者這字Saudade(音似“騷大吉”)很難翻譯,通常會說是一種愁,但是那種愁裡頭又有甜蜜的回憶,譬如鄉愁、愛著一個人...之類的心境
Zé Keti是José Flores de Jesus的筆名,是道道地地的巴西里約熱內盧人,這也是我們想要繼續帶大家探索巴西音樂世界的緣故之一,一直以來在華文世界中,對Bossa Nova的認知 - 尤其在音樂表現上 - 比較偏向於「把一首流行歌或是熟悉的音樂『改』成或『編』成Bossa Nova曲風」
但是可能是因為語言的隔閡,看不懂巴西葡萄文的意思,遑論曲名與歌詞的意義,也不知道如何正確詮釋那種「軟中帶硬」的曲風,所以幾首大量在西餐廳鋼琴界(泛指Piano Bar、Lobby Piano、Salon Piano的場域,年輕一輩可能聽不懂西餐廳鋼琴是啥意思?^^)傳演的真正Bossa Nova曲子,大概只有不到三首
而《Girl From Ipanema》又是比較複雜困難的一首,中段的和絃沒有一開頭的旋律那麼好聽,作曲者A.C. Jobim雖然在國外很有名,但知道他曲子超過三首的屈指可數,大部分樂手、樂師的做法是直接翻開歌本譜集或是電子譜檔,視譜演奏演唱過去就算了,95%的做法,真的還是我前面講的那樣 - 把一首歌彈成、做成以為是Bossa Nova就綽綽有餘了
所以如果以這樣的觀念出發,你自然認識不到真正的巴西Bossa Nova,在我們的分類中,除了幾位知名巴西作曲家以及名曲外,還有不少是美國爵士音樂家,或美國法國電影配樂作曲家所創作的「非巴西Bossa Nova」,這就好像你知道台灣小吃是滷肉飯,但是你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吃到號稱滷肉飯的飯時,你知道那不是滷肉飯一樣

而我們最不喜歡做的,就是直接列表清單出來:好的,現在有幾十首曲子你可以聽看看,這跟看菜單卻吃不到不是一樣道理嗎?也不是要開學術研討會,發表一堆專業名詞的論文,你就想成這是台灣不同的滷肉飯品嚐大會,我們不用影片“開箱”,我們用講堂“開箱”,實際演奏給你看,並導覽相異特色,帶大家品嚐不同口味、各有特色的滷肉飯,跟你去日本吃拉麵時也會有很多口味一樣,名稱不是太重要,但口味很重要,希望你對巴西的Bossa Nova,也是一樣的品嚐動機
啟彬老師與凱雅老師常說:Bossa Nova就是美國爸爸Jazz跟巴西媽媽Samba結合生下的孩子,但他不是獨生子,而是開枝散葉、子孫滿堂呀!住在巴西比較知名的兒女就是Jobim/Bonfa/Gilberto他們,住在美國的就是那些美國爵士樂手的創作,而我們也將介紹更多巴西知名的Bossa Nova孩子們!
好了,現在你又知道多一首在巴西真正一唱一提,就會有人跟著唱(認同好吃!)的Bossa Nova作品《Diz Que Fui Por Aí》了,還不手刀報名爵士原力講堂嗎?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