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成為音樂家,可是你要理解音樂家的養成,絕對不是靠逛網路跟聊天清談就可以的,這類型音樂不能現學現賣 - 其實準備爵士原力講堂,或是平常的音樂教學,也會造成一種“工傷”或是“職業傷害”

文 / 謝啟彬


每週五的爵士原力講堂,其實是很ㄍㄧㄥ的!

所有的樂譜,除了之前兩人都教過或採譜過的以外,都是重新再採譜過,與再三檢查與確認過的!別因為看起來很工整,就以為是網路上抓的!

所有當週厚厚一疊的講義內容,都是把之前累積的音樂知識,以及授課的經驗,加上文字資料、書籍、雜誌(當然都是英文與日文),以及網路上真正厲害的Youtuber的官方頻道,長時間反覆觀看並作筆記與查證,所整理下來,好像每週要寫七八篇文章一樣的份量!


曾經看過一些自認喜歡或懂得Michael Jackson(或其他音樂如之前的第一個主題Straightahead Jazz與第二個主題Bossa Nova)的網路文章或影片,其實還蠻慘的,很顯然就是看樂譜就演奏了,沒有Groove、沒有正確的Phrasing,這就是我們想規避,且想要以正視聽的任務 - 這類型音樂不能現學現賣,也不是買一本吉他或鋼琴改編譜來彈,就是對的了

即便沒有人會公開出來說你彈錯了、吹錯了,但我們的一些教學影片,反而是在外國網友當中受到肯定,說原來是這樣演奏、原來要這樣學的!請參考:



爵士原力講堂學員,真的是有福了,因為不但會聽到很多故事(我上週還跟學員講,你在網路上會查到的資料大概是怎樣,我都已經知道了,問AI還不如問我 ^^),還會聽到兩位老師的示範講解,這是最難得的片段,因為網路上不會彈給你聽,或是彈的是錯的,而我們講的是中文,所以你絕對聽得懂!

而且學員無法預料到的是,我們還會將這些看似“年代久遠”但影響深遠的音樂,跟你熟悉或想理理解的音樂領域連結起來,你就會發現:「啊!原來是這樣!」


當然是這樣!我們一直在宣導網路與媒體上的音樂分類法,反而會讓你了解不了,或是學不到你想學的音樂面向

像這樣的爵士原力講堂或學習管道,你如果還一直錯過,那真的是太可惜了,勝過你讀十個研究所與一百場欣賞講座,我只能這樣形容了!

大家!米拉桑!講堂見吧!


其實準備爵士原力講堂,或是平常的音樂教學,也會造成一種“工傷”或是“職業傷害” ^^ 這幾週一路從爵士六〇Blue Note、到巴西Bossa Nova音樂與歷史相關,到我個人認為份量最重的Michael Jackson三張巔峰專輯,造成了我上週幾乎連續好幾天甚至幾週失眠與淺眠,甚至隱約出現之前出現過的自律神經失調狀況

天快亮了還睡不著,腦筋一直轉不停、聲音一直出現...真的是從巔峰變成瘋癲了!呵呵


後來請認識的中醫幫我針灸頭部,其實很痛啊!因為他說我頭皮緊繃,無形壓力大

原因在於有關MJ跟那三張專輯,資訊量實在太大,從文字到網路、從英文到日文...影片都得完整看完並作筆記,並連結所知的資料,然後我又要消化並濃縮成四到五個小時的講堂內容,包含全部重寫的講義與曲目編曲順序,以及相關曲目等等,我這台“人腦”也會出現一時之間無法負荷的狀況


其實我們兩人教MJ的音樂或是黑人音樂或是流行音樂,或是相關的樂理和聲節奏律動風格歷史等等,並不陌生,但是既然是專題,就會自我要求、求好心切,想要從真正音樂的角度來串連這些內容,而這些內容只怕能寫出幾十本書的內容,而且歷史上有很多各種面向的探討

甚至包含連音色、編曲、樂器、演奏、錄音技術,光從這部分切入,既存的資料與探討也有夠多,不只是因為Michael Jackson有名而已,而是的確他的音樂有很多承先啟後的影響


真的,你說Billie Jean是誰?Annie是誰?(《Smooth Criminal》的歌詞中)為何要將《Thriller》的MV拍成那樣?甚至那些絕版的古董電子合成樂器、或是史上銷售最佳、臉部整形、官司纏身、製作過程...等等,這種的都太簡單了,用查的文字就有,AI或ChatGPT都還能代勞,但是如果我們的講堂如果只是這樣,那又該如何吸引學員參與呢?


所以,真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的,垂手可得的資訊,跟如何轉化成吸收消化的知識,甚至加上要現場示範演奏,這真的不是在跟你搞噱頭或是商業宣傳手法,但是這樣的重量級內容,自然也就比較難吸引到淺盤的受眾


你不用成為音樂家,可是你要理解音樂家的養成,絕對不是靠逛網路跟聊天清談就可以的

總之,暫時的重擔終於卸下,說實在要補充,真的是補充不完的資訊與知識啊!不過下週最後兩個主題開始前,還是得補一些我們在MJ主題上覺得可以再加強的部分,因為那些關節打通了之後,對後面的日本Groove類型音樂人與樂團,會比較好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