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Jackson《顫慄》(Thriller)原來的歌名叫《星光》(Starlight) - 1979至1982年之間五首Bass Line很相似,皆為前兩拍四個八分音符Minor和絃音階上行的曲子,第1, 3, 5首甚至一樣從b7音開始

文 / 謝啟彬


Rick James 1981年的《Give It To Me Baby》,為後面的Groove歌曲提供了很多養分,譬如1:39的Break,被1987年Gloria Estefan and Miami Sound Machine的《Rhythm Is Gonna get You》借去用,在2:19處,第二次副歌的結尾Break,兩者是一樣的節奏語言



Michael Jackson 1982年的《Thriller》,那個Bass Groove也跟Rick James 1981年的《Give It To Me Baby》很像,都是前兩拍四個八分音符音階上行的Minor和絃,不過《Thriller》從b7開始,《Give It To Me Baby》從1開始


這樣例子也就多了起來,啟彬老師的經典Bass Groove系列又多一個系列,像這個都不是直接抄書或是查網路的,而是經由不斷反覆聆聽跟重點式搜尋聆聽,所得到的巧合或是相似感,但網路上的資訊現在同質性很高,因為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尤其又是中文的時候,但我的知識來源很多時候是外文的,以及憑藉自己的耳朵與經驗




Narada Michael Walden的《I Shoulda Loved Ya》是1979年,Teena Marie的《I'm A Sucker For Your Love》也是1979年(稍微有點不同,前兩個音一樣,我之前有歸類在另一組Bass Groove裡頭,雖然背後的連結都很相近),Ozone的《Gigolette》跟前述的Rick James的《Give It To Me Baby》同是1981年,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是1982年,這種時序就可以藉助網路協助




會這樣有高度相似性的原因是Teena Marie跟Rick James原本就是好朋友(Teena Marie是很常因為嗓音與曲風被誤認為黑人的白人女歌手,Rick James稱她為Lady T),他們也曾同屬Motown摩城之音唱片公司,會互相跨刀,而Ozone則是原來Motown唱片旗下的Billy Preston與Syreeta的專屬樂隊,當然也包括Teena Marie,也因此當他們有機會出以自己為名的專輯時,Teena Marie為他們製作,並幫忙配唱

不過當時的Michael Jackson已經隨著除了三哥外的兄弟們,在爸爸的意志下從Motown跳槽到CBS旗下的Epic唱片了,雖然還是The Jacksons,但是當他要自己出專輯時,自然還是會反映出當時黑人音樂流行的面向與風潮,從比較Disco的律動慢慢往更華麗的Synth Pop作曲編曲移動


這首《Thriller》的原作者Rod Temperton原來也是Groove/Disco樂團Heatwave的主要作曲者與鍵盤手,這首曲子原來的曲名也不是《Thriller》,而是《Starlight》,因為製作人Quincy Jones想往比較“超現實”的方向製作,這些我們都有在上個月剛結束的爵士原力講堂第三個主題中介紹過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