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誠懇的建議:如果你想成為真正的爵士或能即興的樂手,請加強你聽到什麼,就能在樂器上反覆演奏出來的能力

文/謝啟彬



說來也很有趣,使用中文的人,對於中文的文章或解說,通常容易跳過重點或整個沒聽進去,甚至覺得這沒什麼,但是如果同樣的東西變成外文,「價值」馬上就變不一樣的感覺,即便其實聽者的腦袋還得轉化一番甚至還不懂...呵呵!習慣了!

曾經跟學生聊過這樣的感想:

「很多台灣人就是,因為你看不起自己,所以你就會覺得同樣是台灣人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好咖;也因為你看不起自己,所以被外國人釘或是被外面的人欺負你就覺得這是一種學習或抵抗,但是你看不起自己,別人卻沒有你想像中的糟,可能台灣人自己釘你或吐槽你就綽綽有餘了,你還是覺得外國人就是比較強,原因,就是你看不起自己。」

如果要我講句很不中聽但是卻很實在的話,較缺乏即興演奏經驗的學生,想要加強你們的能力,第一件事情不是去找老師或是買書查網路,而是,你要真正控制好你的樂器!你能夠將你聽到的聲音-譬如老師的示範或是錄音版本的片段-「更快」轉化到你的樂器上,而通常我們發現的是你們「自己沒有發現吹錯彈錯拉錯了」,或是講更快一點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得到卻做不到)。


所以這就是你為何要練習、要花時間、要投資的緣故,不是要你馬上變厲害,而是那個「流程」要先對,聽一堆概念式的東西,或是轉貼幾百段Youtube影片,都不如真的下手去狠狠要求自己的樂器程度!這也是我常說古典出身的樂手,其實在流程上已經比別人先贏一步的原因,不過通常古典樂手也很容易走不進那個流程或是走不完那個流程。

每天我都看到很多人在轉貼影片或連結,然後評論這評論那,但是如果到了實戰(On Field)時,大家又說自己不行沒練,卻又相信外國人講的比較“對”...這種「矛盾」的消弭,其實就是你成為好音樂家跟泛泛之輩的最大差別,而且,也就只有這樣而已,其他如樂器器材族群出身時間天賦國情民族吧啦吧啦吧啦....都沒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我說過了這是不中聽卻很實在的話,而且我是講中文的,通常大家會覺得好像很直接或是帶有特定情緒云云,但我換成英文講,意思是一模一樣的,就看有沒有人能真的聽進去了!

一點建議-加強你聽到什麼就能在樂器上面反覆出來的能力先。



常被“ㄉㄧㄤ”當然不太好受

但是來上課就是要聽實話才能進步的不是嗎?

不是老師愛ㄉㄧㄤ學生,尤其是吉他手學生

而是因為我也彈過吉他,而我在小提琴上很多即興概念都來自我第一位爵士主修老師,他是吉他老師,我的同學周遭好多都是吉他手,第三就是我教過遇過太多的吉他手,見過許多類似的狀況

所以我知道問題在哪,而吉他手也別因為這樣就喪志或翻桌

因為你所景仰的那些能即興的吉他大師高手們,絕對對指板都摸很熟,那是你的樂器,身體的一部分。

而因為很多吉他手一開始學習,民謠吉他都是按和絃自彈自唱為主,改玩電吉他後記的是指型或是一首一首歌的六線譜,實際上都沒有去面對「指板上的音到底是什麼」這個應該要面對的問題,古典吉他出身的就不會有這問題。

我已經把關鍵點出來了,請真心面對這個問題,去解決它吧!^^

這篇請我所有的學生閱讀:從老手到高手,一堂健身房教練課的啟發:沒想到最基本的「蹲好蹲滿」這麼不簡單!

相信你的教練,而別一直用網路上查到的健身資訊問他,或繼續維持之前的教練教錯的

當你真的要從喜歡音樂的人進化為演奏音樂的人的時候,很多事情真的不能只靠問的查的就夠了,還要練習練習再練習!


《Move》出自於Miles Davis的「Birth of the Cool」專輯中,是一首需要學習的Bebop Head




延伸閱讀:

分清楚「專業」、「業餘」、「職業」三種身份的定義區別

基本功真的是太重要了

國外的爵士樂聲響,在國內做得到嗎?讓我們來揭露答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器」,在爵士樂中指的是?

學習上的初階與進階,並不意味低級與高級—不能原地踏步,但也不能好高騖遠

「能力」不是要你一次會所有的東西,「能力」是在台上的你如何真正做好一個東西—台上與台下的差異

從睡不著的漫漫長夜到不能睡的漫漫長夜

「那些外國大師都好棒,我好羨慕!我好想跟他們一樣可以自由自在地玩音樂喔!台灣環境真的不好,出不了這樣的音樂家...」

「其實我們都有跟你講過啊!只是你聽不進去,因為我們沒有英國腔」 - 從「沒問題先生」(Yes Man)中借來的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