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有時候你會思考自己是否走太前面?或是需要去解決本地師生的面子與認知問題?

文 / 謝啟彬


以前除了年度的台北國際爵士音樂營(TISJA),我們都還會在其他時間,想方設法去辦很多國際交流的音樂教育活動,尤其是針對普遍最弱的部分

然而事情不若想像中的美好

首先要克服的是:參與人數以及參與意願

接下來就是:程度的高低與認知的多寡

這四件事都是由在地的主辦人需要去承受的,也是最困難的部分

除了學生參與意願低外,好不容易拜託了一些本地老師來觀摩,希望能真的有所幫助,但是我忽略了一件事:老師,是老師,有面子問題,他們不會在大庭廣眾面前,承認自己不知道

甚至還有同事暗示我們說,我們忘了拜碼頭了,尤其我們的樂器範疇,跟他們的不一樣,這點要注意...云云

在講座研習工作坊的現場,已經為數不多的本地老師,面對外國來的大師高手,問的問題都環繞在相同的事情上:

「有什麼書還是教材可以很完整地讓我們帶回去照表操課(或是現學現賣)?」

「有什麼經典錄音專輯清單可以讓我們帶回去自己聽了就會(或當作文獻)?」

我的外國音樂家朋友們,也都察覺到這種狀況,會後在吃飯聊天時跟我們說:

「其實我人都已經飛來了,這些不都是學校老師嗎?他們如果樂器帶著,演奏一下我可以給個建議,或是帶他們的學生樂團來,我也可以修正,那效果應該會比前面這樣問好得多的」

我們除了苦笑,也只能繼續深思

因為這就是外國音樂家、教育者在的這兩天外,其餘363天我們遭遇到的問題

我們姿態一點都不高,我們姿態超低,也希望不得罪人
我們非常專業,但是我們知道這需要絕對的耐心與毅力

因為要克服的不止是認知上的落差,與時空環境上的差異

最重要的,還有人性,以及盤根錯節的許多癥結

我可以找到很優秀的音樂教育者,很傑出的音樂創作者,很厲害的音樂演奏者,來台灣辦活動啊!但是呢?在台灣你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會有人說你請的人「沒有名」,好啦!那我請John Patitucci來?Dave Weckl來?Michel Camilo來?可不可能呢?當然可能啊!

問題是,他們講的你能吸收多少?還是你只是想來看一場一直示範“很屌”的講座,然後回去講說“靠太強了!”?如果是這樣,看Youtube不就好了嗎?重點是你的程度能不能跟上,而不是來的音樂家有多厲害。

但是事實就是這樣啊!「沒有名」「沒聽過」,別以為我們邀請或背書就無往不利,不買單的照樣不買單,而且也不會對你客氣的,老實說,基本上這市場真的很小也很貧瘠,我只是一直覺得那種樂器商請來宣傳賣樂器的講座大師班,是不是真的能得到些什麼?如果只是虛的又不喜歡人家打臉,那大家就繼續辦吧!








延伸閱讀:

學生都會說:是我自己資質不好、是我自己太笨......真的是這樣嗎?

講同樣的東西,你確定用英文反而比較能吸收嗎?所謂的出國深造,該期待什麼都不會然後老師一步一步帶你嗎?

當代音樂教育有很多種,但在地深耕許久的我們,知道自己在做的是最有效的那種

祝我自己生日快樂 - 十五年來的音樂紮根之路跌跌撞撞,有苦也有笑,但都無比真實 

「如果不夠好怎麼辦?」 - 當國外音樂家遇上在地廠商或老師的交手經驗

在台灣辦長遠性藝術教育活動的難處,以及推廣風格多元的爵士樂所容易遇到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