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Jack Swing」 - 聽聽爵士音樂人的說法,以及理解相關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文化

文 / 謝啟彬



這就是在Funk、R&B、Soul(統稱為黑樂 Black Music)裡頭,所謂的「會Swing的Funk」,也就是16分音符是三連音的Swing/Shuffle Feel,請參考啟彬老師的文章與Podcast


影片中6:20開始的鼓手與吉他手示範,就是這種感覺的,音樂家不會直接說這叫「New Jack Swing」,會說是Swing/Swung Funk或是R&B Shuffle,一樣請參考前文,鼓手是啟彬老師與凱雅老師的兒子,他那時候才國中

這種Groove在「New Jack Swing」出來前老早就有,大概比1985年還要早20年,在爵士樂跟搖滾樂跟節奏藍調樂中就存在了,甚至Swing Feel本來就是從黑人音樂一路傳承下來的律動與感覺

維基百科中也有寫到出身華盛頓的Chuck Brown的所謂「Go-Go」曲風,也被認知為「New Jack Swing」的根源,這在文章中與「節奏篇」中都有介紹



雖然在嘻哈界大家都公認Teddy Riley是「King of New Jack Swing」,他也是流行樂界超級製作人,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自己編曲也擔任幕前演出,然後又幫嘻哈歌手製作,又幫流行歌手製作,但是他自己說自己根本不知道這種樂風叫「新傑克搖擺」(很多被認定是某種曲風的開創者通常都不知道這名字打哪來的?)

Teddy Riley說一開始我們叫這種風格「Sophisticated Bubble Gum Music 」,亦即“複雜的泡泡糖音樂” - 泡泡糖音樂就是指八〇年代的年輕人在聽的音樂

而撇開爵士樂與節奏藍調、靈魂樂不談,對我來說這樣的音樂風格在流行音樂中,另一組超級製作人Jimmy Jam and Terry Lewis也已經幫Janet Jackson開始做了,我們可以先聽他們1985年幫Full Force製作的《I Want You Just For Me!》,是不是很明顯?



其實到這裡讀者大概也可以了解了,所謂的「New Jack Swing」,就是「會Swing的Funk」,改成了電子鼓的編曲方式、音色(最多是TR-808),以及更多電子合成音色(Synth)與取樣音色(Sample)的配器,跟用電子音色彈的貝斯(Synth Bass)的加入,甚至有些還加入了Orchestra Hit的使用(Bruno Mars的《Finesse》就是個強烈的此曲風致敬,聽聽當時最紅的偶像之一Bobby Brown的《Every Little Step》也可聽到超多)


因為聲音聽起來跟80年代之前的節奏藍調、流行音樂不一樣,就有了一個新風格名詞出現,但是這股風潮差不多流行了七八年,到1995之後就退潮了,因為新的編曲方式與製作方式又出現

但是對於一九八〇九〇年代還是少男少女的族群來說,這股風潮可以說伴著大家長大,因為包含連歌手或藝人的穿著打扮、拍攝MV的手法、甚至影片畫素等等,都非常地「新傑克搖擺」,只是當時在華語世界中主流媒體不會提而已,他們都只提明星的名字跟排行榜的歌曲 ^^


所以當現在嘻哈文化變成青少年或青年主流文化後,「New Jack Swing」感覺又像是一個「Old School」的風格可以模仿復古,或延伸學習

網路上的紀錄片各有觀點,切入角度都不太一樣,所以不會有標準單一答案,附上的影片有多首New Jack Swing的名曲,就不一一列出,像我就很喜歡Janet Jackson的「Control」專輯,以前很喜歡《Nasty》這首,只是不知道那叫New Jack Swing,但又如何?就是一種編曲與製作上的運用啊!


其實我也很喜歡同一張專輯的《What Have You Done For Me Lately》,雖然「New Jack Swing」的韻味淡了一些,但是你可以聽到Bass跟Synth都還是在「Swing/Shuffle」啊!這就是音樂的調味,就跟我說的「用藥劑量」比喻一樣


到了1989年,Janet Jackson的《Rhythm Nation》也成了她的「風格」,這也是很明顯的「New Jack Swing」編曲與製作不是?


前面提過,在融合爵士/爵士放克的世界中,這種「會Swing的Funk」已經被大量運用很久囉!聽聽1981年我的愛團「The Brecker Brothers」的《Straphangin'》


有一個很難得的現場版本,是他們在德國巡迴時,於爵士音樂節中讓老前輩Dizzy Gillespie上台客串,演出同一首,Dizzy有任何困難嗎?會跟不上嗎?根本不會!只要讓爵士樂手知道和絃進行,跟掌握Groove,就可以上場打擊啦!這才是我們自許並教導學生的態度


Miles Davis的「電聲時期」(晚期),也很多這樣的「會Swing的Funk」律動,譬如《Jean-Pierre》與《Fat Time》等等



所以說了半天,到底「New Jack Swing」的「New Jack」是誰啊?這時候就要研究一下黑人嘻哈文化的俚語,New Jack的意思是指新來的、新加入的、資淺的、菜鳥、還沒進入狀況...之類的,你可以用幫派與地盤的概念去想,譬如這新來的傢伙就是New Jack,美國白人俚語文化中的同義字就是「Johnny-come-lately」

這個字跟「Rock 'N' Roll」的誕生一樣,都是媒體人的“貢獻”,Rock 'N' Roll是因為一位紐約電台DJ叫Alan Freed,他的電台節目在1954年改名成「Rock 'N' Roll Show」,專門播放年輕人愛聽的搖滾樂,結果黑人本來叫節奏藍調的音樂,到白人口中,以及白人開始玩之後,就叫搖滾樂了!

而「New Jack Swing」是樂評人Barry Michael Cooper於1987年在「Village Voice」雜誌的文章中,首先這樣形容這股音樂風潮的,而他的文章也引起了知名音樂製作人Quincy Jones的注意,把他推薦給電影公司編寫劇本,1991出品的電影就叫「New Jack City」,裡頭的音樂就當然是滿滿的New Jack Swing曲風,以及滿滿的黑人嘻哈文化了!



電影中除了主演的好萊塢硬漢演員Wesley Snipes與嘻哈歌手Ice-T外,還有在2022奧斯卡頒獎典禮中被Will Smith打耳光的Chris Rock,飾演一位悲劇性的毒蟲

最後補充的是:這種比較「細碎的搖擺」在爵士樂中最有名的就是這首Ahmad Jamal的《Poinciana》,上過大眾爵士樂欣賞講堂的學員,複習一下第五堂講義與音樂,就會知道老師有解說,那是由New Orlean Second Line改編而來的Groove


五段Youtube上的紀錄片片段:


Bruno Mars的《Finesse》就是對八〇年代的「New Jack Swing」曲風的致敬,除了Shuffle Beat外,還有很明顯的Synth Bass Groove跟Orchestra Hit,這個風格的創建者Teddy Riley也曾被Michael Jackson請去製作《Remember The Time》

我有分析《Finesse》,也有在紀錄片觀賞心得文中提到Teddy Riley,詳見後方連結



「節奏律動與編曲上的風格,就是被暱稱為「New Jack Swing」的八〇年代末期舞曲風格,但別忘了每種舞曲風格在音樂上都還是Funk。」


「音樂製作人Dallas Austin與Jermaine Dupri等人,加強了八〇年代晚期開始流行的所謂「New Jack Swing」曲風,其實「New Jack Swing」是舞蹈名稱,它的本質是「會Swing、會Shuffle的Funk」,但是因為加上了電子合成樂器的音色組合,所以又跟原來的R&B不同,這種曲風近幾年比較有名的是Bruno Mars跟Cardi B合唱的《Finesse》,所以我說流行音樂會風水輪流轉就是這意思,新東西經常都是復古的」


「首先介紹的是從紐約搬到維吉尼亞州海邊的Teddy Riley,他創造出來的「New Jack Swing」風潮,可是連Michael Jackson、Janet Jackson、Bobby Brown、TLC、Boyz II Men...等大牌藝人,都至少有一首這種「一半R&B、一半Hip-Hop」的名曲,而這一切始於Teddy Riley與Wreckx-N-Effect的同名歌曲《New Jack Swing》!其實我個人的認知是R&B的部分,來自演唱與演奏的旋律與Shuffle律動,姑且稱之為「會Swing的Funk」(請參閱「節奏篇」一書),而編曲上的配器則借用非常多Hip-Hop的音色與製作方式,這一系列文章中我有寫到一些,想知道更多的話可以到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棧中用棧內搜尋,就可找到更多相關音樂與介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