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協議、泡沫經濟、後迪斯可時代、JDM(日本國內汽車款式)與眾日本樂器廠牌 - 了解八〇年代City Pop音樂「美好時代感」的歷史背景

文 / 謝啟彬



因為我兒子說有關「廣場協議」這段歷史他們學很熟,這在當年我們的高中時代是沒有在教科書中的,因為正在發生中,那是四十年前了):

1. 第一個cue點是Post-,這原來是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中常用的冠詞,就是後什麼後什麼的,爵士樂中我們在大眾爵士樂欣賞講堂中也會提到一個Post-Bop的分類,所謂後咆勃,但是那就是指大約的年代,在Bebop之後所出現的爵士樂風格或詮釋方式,然而音樂人通常會用Straightahead來形容,雖然涵蓋的年份不一定完全重疊(啟彬老師的文章中有講,用文字分類音樂本來就不是很適當)

所以要cue的是Post-Disco,後迪斯可時代,也就是此篇文章中講到的Boogie時代,然後再延伸到Japanese Boogie,也就是現在年輕人覺得很夯的City Pop


2. 再來就是「泡沫經濟」,簡單說日本泡沫經濟就是因為1985年的「廣場協議」,美國拉其他國家進來救他自己的國內經濟問題,結果日本的錢就變大,突然之間在八〇年代中期大量資金流入日本國內市場,政府又將利率降低,所以市場上突然多出很多投機事業跟閒錢

當時日本企業在海外勢不可擋,所以我那個年代的好萊塢電影要不是裡頭有種種日本企業到處併購美國企業跟物產大樓陰謀論的劇情設定,要不然就是有很多劇情會去討好日本人(跟幾年前開始好萊塢電影因為中國經濟崛起,而開始更多讓華人感覺熟悉的劇情設定一樣的邏輯)


而東京在那個年代,就是個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大都會,像我兒子說那時所謂的JDM也興起(汽車製造業的Japanese Domestic Model,日產汽車廠商推出更多本地才有的知名車款),City Pop音樂的時代背景如果要從這時候開始算,也有泡沫經濟的因素,但在爵士原力講堂中講得更早,從七〇年代開始就切入了


其他的部分在講堂中以及其他相關補充文章中都有講了,譬如九〇年之後又轉換方向成為涉谷系音樂的宣傳方式,而西方City Pop音樂愛好者,又會將本來已經被日本人自己形容一種整體文化現象的「Shibuya-kei」(不只音樂甚至包含時尚風潮等)納入,所以才會說延伸聆聽就會讓原本以為的定義愈來愈模糊,因為範圍愈來愈廣,而音樂本來就是交匯融合的藝術,沒有什麼你是純的、我是正宗的,什麼東西都會摻入一點什麼

如果要延伸開來,當時的重要樂器製造商幾乎都是日本廠商,如Yamaha、Roland、Korg、Kawai、Ibanez、ESP等,他們研發的樂器如電鋼琴、電子合成器鍵盤,甚至吉他與貝斯等,還有爵士鼓的Tama與Pearl也都是日本廠牌(當然包括Yamaha,至於他們後來工廠外移那是後話在此不表),這些樂器與音色的被大量使用,加上音樂家的研發改良,以及錄音技術藉由國際交流不斷進步,也就出現了譬如講堂中提到角松敏生等人的音樂中會出現的「華麗感」

總之這些都算是背景資料,流行音樂的風水輪流轉是個很常見的時代現象,只是有時候狂熱者會去脈絡化、尊A貶B之類的就令人有點不耐,但我們的講堂主要還是會focus在音樂上頭,因為這些資料反而容易google得到,但關於音樂上的影響與比較,華文網路世界就極少,這就是我們鼓勵大家多來參加具備如此特色的爵士原力講堂最大原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