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如果你已經是啟彬與凱雅的學生,那麼你就會發現,老師經常在社團內補充一篇課後文章,有時候就會同時貼在粉絲頁
貼在社團內,因為學生是剛聽老師講述與示範過的,所以大多數的學生會發現,原來我以前看不懂的文章,原因是因為這樣啊!現在我懂了
貼在粉絲頁(或社群或YT或IG或Threads),就是個「吸引」與「提醒」的性質:讓路人網友知道,喔!原來在中文世界有人在講這個,有人在教這個哦?
如果你有興趣或是時間上可以調整配合,那就會直接來私訊問上課的時段了,你如果覺得還不用上課,也沒關係,不勉強,只是有時候網友提問,我們沒法做“免費仔”,譬如幫你解釋不懂的樂理,或是聽不出來的和絃與編曲要我們聽看看、要我們找不知道是什麼名字的歌曲或音樂、想聽聽老師有什麼看法或見解......等等
但是只要你成為我們的學生,或“至少”是講堂學員(這樣說的意思是因為講堂學員不用練習與教作業,實作班的學生要),我們就會回答你的問題,或是解決你的疑惑,甚至疑難雜症等
這就是文首的意思,是我們的學生(學員)跟不是我們的學生(學員),看老師的文章或影片或書籍或教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而如果你要有更好的吸收與效果,我們當然是毛遂自薦,歡迎大家來上課囉!
正如啟彬老師在前幾篇的文章中有提到,其實在推廣性或科普性(音普性)的教育上,我們已經遠遠做得比其他同業還要多太多太多了,甚至很多同業以前也是我們的學生,或是曾經有在這個網站中得到收穫
經常我們會做到廢寢忘食甚至犧牲健康,但是如果有疑問或需要幫忙的人,能夠運用正確的管道來循序漸進學習,那麼你可能也不會覺得老師感覺一直在輪播發文,或經常都寫一大篇了
本週一個學生跟我說,一開始接觸老師的文章跟影片,以為老師是個很嚴肅的人,因為感覺都全心投入,很認真地針對想闡述的點來示範與不厭其煩地說明
等到跟老師開始上課了,才發現老師不是表裡不一,不是表面上道貌岸然結果骨子裡沒料的空殼,或是有一種教育者是覺得自己很強要學生崇拜或敬畏的心態,那種「嚴肅」,是希望學生真的懂,也會想很多方法讓學生去吸收與理解,進而進步與變好
他已經把老師們的「行動」形容得很清楚囉!
我們的學生有超過70%是音樂老師(職業從事教學或演奏的),所以如果你覺得不用急著上課,我們也不會催促你,但是你的同業持續在進修充電的事實,我們會講出來
我們的學生也是各種程度都有,不管是不是職業音樂人,老師沒有差別待遇或大小眼,你覺得自己只是學好玩的不用跟我們“這種等級”的資深老師學,我們還是要告訴你有太多學生愈學愈快樂,當初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因為我們沒有強勢媒體,也不會操作網路,別人怎麼做我們可能也學不來,所以每一次發文,都是講實話,我知道網路經常就是會用批評別人來墊高自己,但這沒有意義
我們只能盡力告訴你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的成績就是那些學生的作業影片,以及學生的心得回饋,當然還有太多教過的學生都在音樂圈的各種面向與角落發光著~
所以,你的「行動」,就等於支持我們的「行動」,我們持續「行動」,就等你「行動」跟上來囉~
Youtube - https://bit.ly/3oivAZf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3mGA9MI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