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網路上大家都很喜歡問「這個算Jazz嗎?」「那個算Jersey Club嗎?」「這個算City Pop嗎?」「那個算New Jack Swing嗎?」之類的問題,聽音樂這件事,能分辨是好事,但是音樂人的創意通常不會這麼涇渭分明,而且有其脈絡,脈絡才是聽音樂的人該去理解的,這個算什麼那個算什麼到最後就是愈困惑而已,尤其是自己在網路上衝浪查詢的時候
以下是舊文:
---
可參考「音樂的分類到底是怎樣 - 好的分類讓你事半功倍,不好的分類讓老師跟大家都很累」一文,內有Podcast可聽
自己研究不如有人帶著聽,爵士原力講堂就是一個很好的管道
---
這是「聽起來像New Jack Swing的City Pop的坂本龍一」!!!
反串要註明:因為上面三個名字剛好是三種不同的族群會特別夯的關鍵字,但是如果你要加強整體的音樂sense ,就不會用這種分法來學音樂了!來加入我們吧!哈哈!
所謂的曲風,真的很多時候是一種流行、風潮、甚至大量製造,就類似所以在同樣的時代就會有很類似的所謂”曲風”,我都認知為「樂種」(Genres)的不同時代長相與打扮
這也是90年代的韓國偶像團體S.E.S.,已解散,這樣的編曲與音色就會被稱為New Jack Swing,即便MV中並未表現舞蹈
像這首就是距今21年前,2003年的一位韓國偶像女歌手熙妍,此曲一樣是New Jack Swing的編曲風格,這種流行在彼時已經快要退潮了
1992年在台灣出道的「L.A. Boyz」(洛城三兄弟)就正好搭上這股New Jack Swing熱潮,仔細觀察舞步與編曲,你會發現跟2024年NewJeans的《Supernatural》極其相似,當然後面唱台語歌詞Hook的就是當時同公司「波麗佳音」但尚未發片的伍佰,也應該不是新聞囉!此曲作曲編曲是同樣從小在美國長大的羅百吉
我們跟本名吳俊霖的伍佰認識倒不是因為這個關係,而是他之前在台灣非常知名的獨立唱片公司「水晶唱片」,發行了幾張藍調搖滾的樂團組合專輯,我們當時只是音樂系的大學生,也跟水晶唱片有幾張歌手的幕後編曲合作,而後來跟伍佰的樂團「China Blue」的鍵盤手大貓,一起合作過一些流行歌手的演唱會巡迴演出
但我自己是在高中的時候,隔週搭國光號上來台北學小提琴,在當時台北車站附近的海國樂器樓上還有一家叫台北樂器的,就認識吳俊霖了,當時他是那裡的吉他老師,我雖然是來台北學古典小提琴的,但很愛逛樂器行,有幾次在那邊拿小提琴起來,跟大家Jam一些Blues的東西,當然當時很菜,但是卻也認識了是我嘉義同鄉的吳俊霖,也就是伍佰,他是蒜頭人,我是朴子人,不過我想他不會記得我了啦!當時我還是高中生呢!呵呵
當時日本街舞風的影響也很大,譬如Zoo這個團體的名曲《Choo Choo Train》(中西圭三作曲),House的曲風、New Jack Swing - 其實就是九〇年代當時的Hip-Hop的舞步
Zoo後來雖然解散了,但是其中一位成員Hiro創辦了下一個世代的「放浪兄弟」(Exile),這個House曲風的《Choo Choo Train》也被Exile重新詮釋了!
同樣的九〇年代初期,在日本發展的歐陽菲菲,帶了一團「TOKYO D」舞者回台,發行了「擁抱」專輯,同名主打歌也是很明顯的所謂New Jack Swing風,而作曲與編曲是台灣流行音樂的鬼才陳志遠老師,他真的具有很強的臨摹功力,也知道如何仿造歐美日流行音樂,做出所謂的主打歌或是會紅的歌
TOKYO D後來還紅到在台灣發國語歌,發行了幾張專輯,製作上就是愈來愈流行,旋律編曲成其他的曲風也沒差,但是還留著所謂街舞的動感,所以當時流行的New Jack Swing跟House曲風也繼續沿用,甚至也包含在J-POP發展得很華麗的J-House,而後來此團也解散了
所以我會一直強調流行音樂會有時代風潮,也會風水輪流轉,就是因為年輕的世代在很多歌曲與藝人正在紅的時候,根本還沒出生,像九〇年代的“動感歌曲”真的不是這種New Jack Swing,就是House,連台語歌都有!(但我還是比較喜歡New Jack Swing在音樂性的講法,就是Swing Funk Feel的Synth Pop,由製作人與編曲家決定)
台語女團的始祖「南台灣小姑娘」,就出現過這種“混體” - 因為台語流行歌曲的女聲有沿襲自日本演歌的哀怨唱腔傳統,所以這種製作模式就好像故意把一位老先生搭上嘻哈的穿著一樣,有種反差感,在傳統台語歌曲界就會覺得很新,但是Hip-Hop的元素已經被處理到無影無蹤囉!
編曲角度來看,我們常說這就有點像是按到另一種自動伴奏的曲風一樣,好壞就見仁見智,這首《拒絕往來》的記憶點我只記得「愛情若像日本料理,親像伊沙西米配哇沙米」...哈哈!因為旋律跟唱腔真的很演歌或台語流行歌啊!
在那個年代我看每位台灣知名的流行音樂編曲老師,都接過這樣的case,像這首曲子的編曲就是張惠妹《聽海》、《剪愛》的作曲人與編曲人涂惠源老師,一般觀眾應該很難聯想得到吧?
回到New Jack Swing這種味道、感覺的編曲作品,因為已經變成偏黑人音樂走向的音樂人“標配”之一了,譬如比較走R&B/Soul類型的藝人,如果有一首以上這樣曲風的作品,我一點也不會感到意外,譬如2018年從澳洲回台發展的吳卓源的《撥接》、2021年韓國的Rain跟他的師父JYP的《나로 바꾸자 Switch to me》等
但是如果你問我個人的感覺,在音樂性與用力程度上,K-POP總是會比較勇敢一些,真要做這樣的曲風或製作方向,就用力給他做下去!台灣的流行音樂往往都是在唱片公司或製作人的顧慮下,比較嘗試性、較少放手一博的傾向,在其他曲風的選擇或出品上,也經常會有這樣的“淺嚐即止”調調出現
而在拿掉了那些電子合成音色與鼓組選用音色之後,同一首曲子我一樣感覺K-POP還是比較用力,表現的力度、音樂性的豐富度與樂手的默契與Time Feel,就還是感覺跟旋律與演唱比較契合,而不是只有伴奏的概念,這就是Band Music的玩法比較明顯的寫照
最後舉的例子是一樣搭上所謂New Jack Swing風潮的融合爵士樂(Jazz Fusion),也都是九〇年代的作品,但正如我在多篇文章中都有說的,樂手還是視為Swing Funk Feel,以及運用所謂九〇年代時時興的編曲音色
如1993年荷蘭爵士薩克斯風手Candy Dulfer的《Sax A-Go-Go》、Brecker Brothers美國爵士小號手與薩克斯風手布雷克兄弟Brecker Brothers 1992年的《King Of The Lobby》、1994年的《Slang》、爵士鼓手Harvey Mason 1995年改編自Paul Desmond五拍爵士樂名曲的《Take Five》版本
而你也可以很輕易地發現,樂手的切入點就是Swing+Funk,所以除非跟舞者合作,否則不會主動“提醒”這是New Jack Swing,而且你也會在我們介紹Swing Funk、Jazz Fusion、Acid Jazz的相關主題時發現一樣的曲子,這就是我的意思,音樂不是非黑即白一刀切的分類,也要看你跟什麼比較或傳承下來?以及如何活用各種音樂元素,並融合進爵士樂即興的模式中
而我比較重視的是學生能否掌握到、掌握好這樣的Groove?
我們經常就是會在學生說自己喜歡某某「區域」或是「時期」的音樂時,教他們其實要從音樂性上下手,這樣就不容易偏聽偏食,而是能學到正確的律動掌握,譬如你說你很喜歡日本融合樂T-Square的這首《Manatsu no Tameiki》,以本文的主題來說也是一樣的九〇年代流行的Swing Funk風,也就是跳舞的族群會說的New Jack Swing囉!
最後也不得不提到超級製作人Quincy Jones,在1989年出版的「Back On The Block」專輯中,即大量地跟後輩MC與DJ們合作,所以說流行音樂的風潮“起風點”,彼時往往在美國,就跟服裝時尚的風潮經常在米蘭或巴黎一樣,此專輯也在1991年榮獲第33屆葛萊美獎年度最佳專輯
而Quincy Jones在與Michael Jackson合作的三張專輯之最後一張「Bad」(1987)中,也有一首很知名的《Another Part Of Me》是這樣的製作方向
其他有關New Jack Swing的更多名曲與特色,以及綜合曲風與舞風的九〇年代時代性風潮,詳見文後延伸閱讀之各篇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