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爵士即興的練習該怎麼安排?三個步驟可以時時回溯驗收,才不會補了東牆漏了西牆

文 / 謝啟彬


我常跟所有學生講:爵士即興真的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看到一個和絃就這樣“作答”、另一個和絃就那樣“作答”,就表示是正確可以交卷了

那只是“奇異博士的多重宇宙”中,一個常出現的可能,你當然還有其他可能,不能一直假設就好,這是很多人對即興的誤解,以為即興是在假設

即興是在作文,不是在假設

而這些樂句語彙或節奏律動,就是要內化成常識,可以本能性反應,這樣當你在“作文”的時候,就比較能文思泉湧,靈感不斷,也能控制自己想怎麼寫

寫文章的樂趣就等於爵士即興的樂趣

所以在練習上,老師會給很多有關即興的練習,網路上或書本上通常也找得到更多有關怎樣練習即興,但是重點是,如果你只是「收集」或「瀏覽」那些練習,那你還是不會即興的,需要自我不斷進化,甚至加上老師的監督與修正,也要自己反覆進入實戰中,有成功、有失敗,慢慢進化到「熟練」與「自然」

我們自己也是這樣的學習過程,沒有人天生就會,除非你是喇嘛轉世靈童或是孟婆湯失效過期,但你要努力對方向

如果是比較美式教法的老師(我自己的爵士樂學習生涯中就遇過很多位),他們大部分是強調:這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啊!你應該要自己分辨得出來啊!這在誰誰誰的演奏錄音就有了你聽不出來嗎?既然是你自己想學好的,你要自己更細心一點、更認真練習啊!

這是屬於主動式的學習,也因為爵士樂本來就是發源自美國的音樂,大部分的爵士樂手學習爵士樂,就跟學語言是一樣的過程,然而學生要非常具備企圖心(Ambitious)、求好心切、自我要求高,甚至可以說被刺激或被罵會卯起來,置之死地而後生都是有的,這真的比較符合美式精神,也很正確

但是大部分我們現在的學生比較多是學休閒娛樂、學興趣的,比較不能用激將的方式來教(專業音樂學校裡頭這種狀況每天都看到),我不是要幫學生找理由說對啦對啦,我們輕鬆學就好了,我是想讓學生明白,這種音樂技藝需要很大量時間的苦練,古典樂裡頭有超技、搖滾樂裡頭有超技,爵士樂裡頭當然也有超技

先不要講超技,先求正確就好,就跟先不求健身健美,先求健康就好

亞洲學生習慣性比較被動,所以教學方法要稍微修正,但是學生如果那個企圖心跟執行力夠強,其實老師教起來就會比較往進階前進,我這兩年到日本東京洗足學園音樂大學爵士與美國音樂系客座交流,現在該系有很多對岸的學生:中國大陸各省份、港澳...

日本老師們的標準向來頗高的,他們自然也要求學生要迎頭跟上,尤其像我熟識的好友蟻正行義老師,多年來從旁觀察,他就很美式的教育精神加上日式的職人專業精神,學生自己要主動,雖然教學一樣是勞心勞力的,但是那個標準值與期待值高很多,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很多時候在台灣的人沒感覺到的而已

話說回來,有學生問過我,到底練習該怎麼安排?我幫她想出來三個步驟,可以時時回溯驗收,才不會補了東牆漏了西牆,或是感覺要練的東西很多乾脆擺爛:

1. 老師教的句子、方法,先做到一模一樣,複製一樣的動作與想法。這時候老師會幫你監督與修正,因為當局者迷,很多時候你以為一樣,結果旁人聽起來並不一樣

2. 運用第一個步驟,開始延伸到其他的和絃、其他的進行、甚至其他的調性、其他的曲子上練習,首重在「應用」,這一樣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聽覺與思考與觸感“同步固定”,屆時即興時很多新idea就會從這步驟中發想出來,所以爵士樂即興其實是你練過的,不是你沒練過的(這就是為何老師會分析樂句的意義)

3. 開始嘗試即興走一段、一個Chorus或兩個Chorus以上,可以高度運用「留白」來聽和絃與節奏的段落到哪,不用急急忙忙填好填滿(這就是最前面講到很多人誤會的一個蘿蔔一個坑作答方式,那是在第一與第二步驟的練習),甚至可以伺機而動,就等目標和絃或進行出現,你即興的那句就是前兩個步驟所練好的,那麼之間的銜接自然對會即興的人來說,就是“鋪哏”樂趣之所在

這其實也是一般來說,爵士樂手正確的學習態度與養成過程,而不是靠什麼教材、什麼影片來速成,對我而言,教材只是在歸納、影片只是在提點,歸納與提點完之後,學生就要用這些東西去練習,再給老師修正,並不能取代老師教學的角色與功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