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凱雅的爸爸,也就是我已仙逝的岳父,跟我們一樣都是嘉南平原上出身的人,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輩(我們習慣講阿公阿媽)都受過日語教育,經歷過日本殖民統治時代,不過凱雅家的阿公阿媽,有更多跟日本的連結,在年輕時到東京去留學,所以凱雅也常講小時候家裡會有阿公阿媽的日本同學會等等,她也曾說過爸爸是在中國東北的吉林出生的,可惜我沒有機會問到本人
在這麼多年的“耳濡目染”下,純粹出於好奇心,又加上我教學之餘,一直有興趣在爬梳整理,二十世紀中葉以前的音樂傳遞與歷史演變軌跡,我決定把這個疑問搞清楚,所以我開始找資料、訪問凱雅、訪問我岳母,甚至請教我爸爸,他對台灣早期的地方政治與派系歷史有極為深厚的了解,那就先從台南縣劉博文老縣長講起,凱雅的阿媽姓劉,以前凱雅家的人都說劉老縣長是她弟弟
中華民國台灣省第五屆第六屆台南縣長,被歸類為傳統地方派系「海派」的劉博文(1922年生),是凱雅的阿媽(爸爸的媽媽、奶奶)的堂弟,當時他們的上一代,出身學甲中洲,他爸爸劉老福以幫人修腳踏車為業,網路資料顯示劉博文在少年時期即輟學前往滿洲國讀書,後來的工作是幫日本憲兵當翻譯,當時台灣人在滿洲國三種語言都通(中文、日文、台語閩南話河洛話)
劉博文大概在193幾年前後,去東北滿洲國的吉林投靠他的叔叔(凱雅阿媽爸爸的兄弟,確認不是凱雅阿媽的爸爸,因為他很早即過世,根據凱雅媽媽所述),而劉博文的叔叔的家族就留在當地沒走,應該是醫院院長之類的,當時在滿洲國,從事醫生職業的很多都是台灣人
凱雅阿媽的兩位親弟弟,也是劉博文的堂弟,可能也是在吉林或滿洲國其他城市念醫學院,後來留在那邊當醫生,1949年之後就分開了,凱雅媽媽有說他們家族之後還有來台南家裡重聚,補充說明,因為吉林當時的省會吉林跟吉林省同名,所以無法得知他們是定居在吉林市,還是在吉林省其他城市如長春(滿洲國的首都新京)等?
凱雅的阿公阿媽,因為不明原因(可能只有凱雅的伯伯知道了)前往吉林,可能去工作或是旅行或居住,或是長輩當時住在那邊之類的,或是去探訪兩位弟弟(凱雅爸爸跟伯伯的兩位舅舅),期間就生下凱雅的爸爸,所以凱雅的爸爸是在滿洲國出生沒錯
局勢不穩時凱雅的阿公阿媽就都回台灣了,凱雅媽媽在電話中說還差點回不來,而凱雅爸爸尚在襁褓之中(還是嬰兒),旅途中還生病差點死掉,網路資料是戰後有很多在滿洲國(東北)的台灣人被遣返回鄉,或提前搭船回鄉
我找到劉博文的太太郭孚瑜(1928年生)的影像,她有出現在2013年製作的「台灣人在滿洲國」紀錄片裡(網路版分段第一段的7:53就出現了),凱雅的媽媽年輕時一定看過她,因為她是當時的縣長夫人(縣長娘),縣長夫人都是義務的婦聯分會主委,會經常露臉參加活動,她電話中跟我說郭氣質很好,大家閨秀,我說對,她是郭輝的三女兒,在福州出生,童年即跟著爸爸去東北發展,然後在那邊上日本人學校受教育長大,日文中文閩南語都通
但是能查得到的資料都是戰後郭家於1948年回台灣,也寫說她嫁給了曾任新竹少監典獄長、花蓮監獄典獄長、台南縣教育局長、台南縣長的劉博文,至於他們是不是在滿洲國就認識結婚,還是回台灣才認識結婚?這就不可考了!郭輝是新竹杏壇的資深人物,在台灣各級學校學生都曾會唱的《青青校樹》,就是日語畢業歌《仰げば尊し》(仰望師恩,原曲來自美國的學校畢業歌甚至蘇格蘭民謠),由他填的中文歌詞
很多台灣人在日本殖民後期前往滿洲國討生活,網路上有紀錄片,甚至包含前任總統蔡英文的爸爸蔡潔生,與作曲家楊三郎、作家鍾理和等等,滿洲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也是台灣新竹人,台南學甲出身的台灣早期知名政治人物吳三連,所謂的「台南幫」,也曾在那個時期的滿洲國之天津經商,前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的爸爸黃子正,則是從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的台灣人,受謝介石介紹去滿洲國當溥儀的御醫
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簡稱台北醫專,訓練現代醫學,所謂的西醫,日本殖民時期前半期要當醫生只能考這所學校,後於1936年併入台北帝國大學改稱附屬醫學專門部,跟同年成立的醫學部成為了現今台大醫學院的前身,因為當時在全台灣只有台北醫專一所醫學院,名額有限
所以很多日本時代的台灣人,前往1932年由日本扶持的滿洲國工作或求學,根據網路統計的資料,台灣人前往滿洲國的,有五分之一去念醫學院並成了醫生,日本政府也有鼓勵或規定台灣人跟朝鮮人(今天的韓國人)到滿洲國求學與就業的政策
因為我們的日本爵士鋼琴家好友Yuki桑(蟻正行義),聊天時曾跟我說過他媽媽是在日屬朝鮮(馬關條約之後中國放棄藩屬國)的「京城」出生的,就是現在南韓首都首爾,那個時間就是所謂的滿洲國時期(1932~1945),日本統治之下的人民便在日本(內地)、殖民地台灣(本島)、殖民地韓國(朝鮮)跟滿洲國(中國東北)間穿梭往來與生活著
凱雅的阿公阿媽是先去日本東京帝大(現今的東京大學)唸書而認識的台灣人,時序上應該算是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比較晚期的,也才會有這段帶著大兒子在台灣與滿洲國間旅行往返,二兒子 - 也就是1945年生的凱雅爸爸在吉林出生的歷史
然後如果你看我們之前介紹的作曲家服部良一(中文名夏端齡),NHK晨間劇「Boogie Woogie」也有在滿洲國的劇情,服部富子就是服部良一的妹妹,服部隆之的...姑婆!服部良一有在中國居住過(就是從滿洲國開始,不然服部富子不會唱《支那街》),李香蘭就是山口淑子的中文名,在滿洲國崛起走紅
這跟所謂的「滿映」跟「滿鐵」一樣,是別的故事了,延伸閱讀中也有一些之前相關的紀錄,譬如在台灣曾流行的一些廣告歌曲如《愛肝》,旋律原出處與演變源頭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文流行歌曲...等等,這光從文字或書面記載是看不出來的
我自己個人追尋這些歷史片段,是出於興趣與好奇,以及大時代下庶民各種不同的足跡與記憶,並不表示我就偏向哪一邊,或一面倒堅持什麼比較好或誰對之類的,就跟音樂藝術一樣,同一件事情很多時候詮釋會不一樣,甚至角度、切入點、時間點也會不一樣,而歷史是條漫漫長河,有美好的一面也必定有醜惡的一面
同樣在滿洲國當時的範圍內,也有很多傷心或不堪的歷史,或太多可以談論的面向,在台灣也是,在日本也是,在韓國也是,在中國其他地區必然也是,但是有時候如果我們不去爬梳,就會不理解一些文化的傳遞是怎麼開始與演變的?就是基本的歷史觀要有,不然光是其實是日本人的李香蘭跟其實是滿人的川島芳子...等等,都是發生在那個時空的人事物,如果只是直觀從表面上譬如人名去看,就會很混亂而百思不得其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