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ago之《Hard To Say I'm Sorry》採譜分析 - 「有斜線的和絃」之創作編曲重要經典,了解轉位與上下分子分母和聲手法




美國知名樂團(芝加哥)「Chicago」是搖滾音樂史上,少數以節奏組樂器加上銅管組的經典團體之一,他們的靈魂人物都是管樂手(小號、長號、次中音薩克斯風),以及鍵盤手等,即便幾十年下來很多元老成員都陸續離團,但是那個經典聲響是不可磨滅的。尤其七〇年代時,Chicago執掌了最重要的Jazz-Rock樂風大旗,他們的音樂有很強烈的爵士樂與搖滾樂結合,不僅有程度門檻,也非常有深度與質感,日後有機會我們會再介紹他們的早期經典作品。

今天主要是想介紹Slash Chords(“斜槓和絃”)三種型態的其中一種,關於三種型態的詳解,請參閱「和聲篇」之「第13篇 有斜線、有分子分母的和絃該怎麼看?Slash Chord、Inversions、 Upper Structures 的異同」一文。今天介紹的比較接近Gospel的技法之一,古典樂會說是轉位(Inversions),如果要因應現代音樂的實用,其實認知為斜線右方分母處為貝斯音,也是「什麼和絃 on 什麼音」的概念,會是最快可以理解的想法。

而在搖滾音樂中,跟爵士音樂與黑人音樂稍有不同,比較接近古典音樂常見的三和絃,這時候講轉位就比較OK,為什麼呢?因為古典音樂裡頭說一級和絃第一轉位叫I6,第二轉位叫I64(6在上4在下),但是七和絃時就沒教“第三轉位”了,乾脆以爵士樂的概念執行它,就是原位加三個轉位都要練,然後分母就是指根音在三音、五音、七音或其他音上。

E大調的三和絃順階和絃如下:

E - F#m - G#m - A - B - C#m - D#dim

I跟IV跟V是大,II跟III跟VI是小,VII是減

七和絃順階和絃如下:

EMaj7 - F#m7 - G#m7 - AMaj7 - B7 - C#m7 - D#m7b5

在往下走之前,你要知道此調五個副屬和絃是什麼?三和絃與七和絃都一樣,然後要找出它們的特徵音

V7/II : C#7 --> F#m7
V7/III : D#7 --> G#m7
V7/IV : E7 --> AMaj7
V7/V : F#7 --> B7
V7/VI : G#7 --> C#m7

所以,是不是十二個調都要熟?當你遇到自己比較少用的調,偏偏又是原曲調的時候,不只需要相對音感,還得確實知道是什麼音,不然討論不下去,而且很多音都是樂譜記載上的重升或同音異名,在鍵盤或指板上自然也都需要「掙扎時間」來練習與克服。

再來就快囉!前奏(Intro)的E - A/C# - B/D# - B/C# - G#/B# - C#m - C#m7/B - F#/A# - Bsus4 - B - E,就是E大調的I接到IV/3(IV級和絃以3音為貝斯),然後接到V/3(V級和絃以3音為貝斯),然後下一個B/C#的C#就是貝斯「D# - C# - B#」走向的第二個和絃處,上面沒變一樣是B,然後貝斯C#繼續下行到B#,也就是G#的3音,接到C#m也就是VI級。

所以G#/B# - C#m就是V7/VI接到VIm,也就是副屬和絃之一,只是此首風格大多去掉7音,你也可以思考成它是B#-D#-F#的和絃組成,接到C#-E-G#,也就是B#dim - C#m,「上行的減和絃經常是副屬和絃去掉原來的根音,而將貝斯放在3音」,詳情請見「和聲篇」之「第10篇 Cm7b5 跟 Cdim7 哪裡不一樣? 熟悉減七和絃(Diminished 7th Chords)的原理做好暖身」一文,此處我是採取比較看得懂副屬和絃解決過程的寫法。

這樣懂了之後,F#/A#接Bsus4也就很容易懂囉?V7/V副屬和絃解決去V7,然後用3音當貝斯,而不管是G#/B#接C#m,或是F#/A#接Bsus4,其實這裡比較“古典”,也就是真的是轉位與上面聲部的Voice Leading:「B#-D#-G#接C#-E-G#」(由低至高)與「A#-C#-F#接B-E-F#」(由低至高),沒有減和絃代理的狀況,就是轉位,所以各位可以真的好好學起來,這是“前人走過的路”,好聽順暢所以被保留常用。

至於第三小節的C#m7/B就是貝斯一樣順著下行,但上面前兩個和絃沒動的概念,所以要寫成C#m/B當然OK的,不要太古板變成樂理魔人哦! XD


主歌(Verse)就是I - IIIm7 - IV - IV V - VIm - V的和絃進行反覆兩次,連合音都是。然後副歌前(Pre-Chorus)則是VIm - IIm7 - Vsus4 - V - I - (I/7) - VIm - IIm7 - Vsus4 - V,其實前兩小節跟後兩小節是循環反覆而已,有時候貝斯手在現場會順著下去,值得一提的是原主唱Peter Cetera就是Chicago樂團的貝斯手,他邊彈邊唱,而Peter Cetera離團後接替的Jason Scheff,也是主唱兼貝斯手。

副歌第一段跟第二段(Chorus 1 & Chorus 2)基本上跟前奏的和絃進行是一樣的,請參照前面的分析,不一樣的是第四小節後兩拍的A/C# - B/D#,就是IV - V - I然後前兩個和絃用3音當貝斯,貝斯線條就成為音階式的「C#- D# - E」,這真的是很David Foster風格,也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Gospel鍵盤技法,在流行音樂中被大量使用著。


第一次副歌結束後,回到主歌直接進鼓再整個跑一遍,然後到了副歌前四小節,跳“烏龜”再多唱一遍副歌前,這次嗓音更高亢且加上鼓的節奏,以及法國號的背景樂段。

第二次副歌加上更華麗澎湃的管絃樂交織,然後就轉調到G大調,我這邊標示為Coda,和聲分析上就是跟E大調一模一樣,但是你要自己熟悉G大調的所有順階和絃與副屬和絃,當然也要移調練習啦!

這裏電吉他也變成聲部之一,所以也有人說Chicago叫做「交響搖滾」「華麗搖滾」...加上前面的「爵士搖滾」,到底有幾個名字?其實都只是不同樂評人或聽眾的片面印象而已,他們的音樂成就不能用名詞來解釋。

Coda的第五小節開始電吉他solo進來,第九小節則是絃樂組的另一線條,通常原來的吉他手都會彈一樣的即興樂句,等於是不要破壞原曲的想像,但是Chicago曾經客席過一位吉他手叫Dawayne Bailey,每次都很符合原來的爵士樂、搖滾樂精神,我是還蠻喜歡的,等等附在後面。

第十一到第十四小節的鋪陳,很像是管絃樂片段的高潮落下,慢慢歸於平靜,那個Cm6就是SDM,一樣詳見「和聲篇」,但在這裡是當作貝斯與和絃都慢慢往下走的做法(Em - Em7/D - A/C# - Cm6 - Bsus4)然後直接轉調回E大調的V級Bsus4 - B再回到EMaj9,原本錄音的版本其實很像古典交響曲的「樂章接樂章」概念,從《Hard To Say I'm Sorry》接到Chicago原本為人稱道Jazz Rock風格的《Get Away》,非常精彩!

其實所謂Jazz Rock的“定義”,原本就是有管樂組的搖滾樂而已,當然深究下去還很複雜,主要是他們的音樂做得很不一樣,很有一家之言之特色,先聽聽看吧!

有趣的是,這首曲子在民國八十年左右的台灣,廣播電台DJ在播放時常不察前後段不同風格,且前段很抒情後段很搖滾,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段播歌播到觀眾跟DJ自己嚇到,後來就急忙卡歌了!可看下面的MV就是這種“抒情中斷版”的《Hard To Say I'm Sorry》,另外一首有相同命運的是Linoel Richie的《Say You Say Me》,哈哈!



這就功德圓滿了!但是會嚇到只聽抒情歌的觀眾 XD



此文主要目的是要介紹這種和絃的按法之其中一種,而且是很經典的一種,請開始練習吧!

這個用英文授課的話,會是歐美一堂專門主題的課或是工作坊

用日文寫作的話,就會是Keyboard雜誌的專欄

但是我們在說中文的台灣,我寫是整理自己的分析與心得,也介紹給想完整學習的學生,因為大家得學經典才有可能學得深入,不然真的要不是太淺要不是就是跟風

想像一下這就是古典音樂系裡頭「樂曲分析」的概念,只是我們一直用這樣的力度,做著現代音樂教育該做到的事,你到國外的專業音樂學校就是這樣學

只是他們用英文、日文、韓文、泰文、法文、德文、荷蘭文講,我們用中文,而且免費就可以看到,採譜也都是自己抓的,然後常被同樣說中文的講說看不懂或是曲子沒聽過,呵呵

音樂系裡頭主修老師給你該練的曲子,你每一首都事先聽過了嗎?XD


以下是附錄,有關客席吉他手Dawayne Bailey的,影片中主唱即是Jason Scheff:

老實說,我覺得這場Chicago在東京的現場演出,非原始成員的吉他手Dawayne Bailey實在很猛,實在有夠Rock的!然而也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聲音已經不是Chicago樂團原本的聲音了

就爵士樂跟即興角度來看,這樣的Guitar Solo反而非常傑出且不一樣,但就搖滾樂跟流行角度來看,聽眾反而想聽到“原來的”、“重複的”

但是蠻多搖滾樂早期的樂手都說,他們原本每天晚上表演,都跟他們聽過的爵士樂一樣,即興都會不一樣的,這才是即興 - 用音樂表達自己心裡的意思

但是觀眾想聽到重複的東西,也因為這樣才會「流行」,這也是我說的,爵士樂永遠也無法成為大眾流行音樂的緣故,因為她一直「變」,觀眾要具備一定的門檻,才能欣賞那種「變」,不然會跟不上

但是也是因為那個「變」,使得爵士樂一直是其他各類音樂的最重要根基,那種模式與精神~






延伸閱讀:

Chicago樂團的七〇年代爵士搖滾風格加上八〇年代的抒情流行風格融合經典《Hard To Say I'm Sorry/Get Away》

解析打造流行音樂輝煌時代的超級製作人—大衛佛斯特 (講堂講義大綱)

八〇年代的西洋流行歌曲,是一個把流行音樂當古典音樂編寫的年代

學音樂是沒有語言疆界的,在流行音樂的領域裡頭,同樣的樂器、同樣的編制,你一定得知道「經典」

更多有關Gospel技法

三合一最後一塊拼圖!「啟彬老師行動教室 - 36堂課即興解密:和聲篇」 Practical Ways to Develop Improvisation Skills - Harmony (Chi-pin Hsieh)


http://www.chipinkaiyajazz.com/2018/11/36-practical-ways-to-devel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