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調II-V-I應該講成「解決去大和絃或屬和絃的II-V-I」、小調II-V-I應該講成「解決去小和絃或是m7b5和絃的II-V-I」比較好

文 / 謝啟彬






再往下走以前,你要知道一個調性裡頭有哪些和絃?而不是知道一個調性,然後就全部用那個調性的音階去演奏而已,這就是為何你要確實練習好Chords & Arpeggios,不能以為反正C大調就用C大調音階幹過去就可以了,這是很多人一開始學即興的迷思 - 要不是想得太簡單,要不就是想得太複雜


尤其是吉他手,吉他手剛開始“很奇怪地”都會以為一個和絃就是配一種音階的想法來思考,而缺乏對調性(Tonality),以及和絃與音階關係的完整認識,這個你問啟彬老師的話,我超級有經驗,因為吉他手剛開始學樂器幾乎都是只背和絃指型,刷Chord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哪一根手指按的是什麼音,跟鋼琴手完全相反,然後在進入電吉他的領域時,碰到的音樂幾乎都跟藍調有關,或者是調式的(搖滾、金屬、放克...等等),solo時被養成的習慣就是一個和絃就是一個音階,或是整首曲子“就彈”一個音階如五聲音階或藍調音階等

當你回頭看爵士吉他大師與其他爵士樂大師們的演奏時,如果用這種概念來學習,第一點“載具”(曲子)的狀態不同,Tin Pan Alley時期的Jazz Standards多為調性概念,即便有II-V或SDM等,甚至到轉調或是調式互換的和絃(我有講過調式互換不是在換音階,而是在換同根音音階產生的和絃),吉他手如果沒有「轉念」,一直用原來的思維去想,又沒有好的老師帶,保證打結,因為產生者不是用這種觀念去即興或創作的,你一直想成這樣,那不是緣木求魚嗎?


至於晚一點出現的爵士樂手創作的Jazz Standards會結合調式,那是後話,只要循序漸進都會學得到學得好,不能一直跳接,尤其拜託不要再說「可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是...」了!拍影片的人他不知道他的受眾是誰,所以每個人的推演邏輯不一樣,但是你們跟我們學的話,我們負責的是要把你們教好教會,而不是去幫忙解釋「別人」的推演邏輯啊!

另一個很嚴重的語病,對我來說就是「是不是這個只能這樣不能那樣?」,這叫太早歸納,就是我常講的,有的人經常會犯一個毛病,就是以為所有音樂都是根據什麼原理、定律、理論而生成的,這不能說是講錯的,音樂的運行的確有其法則,但是如果你想錯了方向,就會整個歪掉,譬如以為Dorian Aeolian Phrygian Locrian NM HM MM六個小調類型的音階,都可以是自由互換的“零件”,但是在學生還不夠懂的情況下,自然無法理解那個互換是指和絃上的換,然後再去找對的聲音,而不是完全忽視和絃聲響的差異,硬是替換

最後一個可以先建構的觀念是「知道和絃與和絃的關係」,什麼跟什麼是一組的,什麼會接去哪裡?...等,譬如很多人就無法分辨大調II-V-I跟小調II-V-I,這不是用看的而已,是要聽出來,這就是Youtube影片的缺點,你要自己動手才能學會

我想要強調的是,這是中文翻譯的一個“缺陷”,大調II-V-I不是只有用在單一大調,小調II-V-I也不是只有用在單一小調,因為英文就是Major & Minor,跟大調五聲音階與小調五聲音階一樣,應該要說大五聲音階跟小五聲音階比較好,就跟大和絃就是大和絃,大和絃並不是只在大調,小和絃並不是只在小調


一個大調裡頭有七個和絃:兩個大和絃、一個屬和絃、三個小和絃、一個m7b5和絃,這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多人完全尚未具備的概念,包含古典音樂訓練出身的也一樣,小調因為比較多種,所以才會經常出現和絃混用或更換的狀況,但是前提是一樣每個小調都有七個和絃,這比較複雜,也是很多爵士樂曲中常見的作曲手法

所以從這個邏輯出發,你就知道也需要建構副屬和絃的概念,以及副屬和絃及它們的相關II拍檔的概念

所以用移調跟轉調的想法來比較的話,副屬和絃與其相關II拍檔就有點像是「暫時轉調」的概念,「用一組II-V暫時轉調以強化解決去的那個和絃」,所以大調II-V-I應該講成「解決去大和絃或屬和絃的II-V-I」,小調II-V-I應該講成「解決去小和絃或是m7b5和絃的II-V-I」比較好,至少我把觀念給確立了,很多音樂上的說法就是俗稱或將錯就錯,跟馬路現在是車在走我們還是叫馬路一樣,重點是那個觀念要建構,且要從練習與曲子中來建構


很多本地的單旋律樂器樂手(薩克斯風、口琴、直笛、陶笛、管樂...)被教導的觀念,就是一個和絃表示一個調性,大和絃就是大調,小和絃就是小調,因為不會碰到m7b5所以直接跳過,dim和絃跳過,這在處理簡單的流行歌曲或簡單旋律的古典音樂時還可以,但是要即興或是遇到和絃連結比較高明的曲子時,就捉襟見肘了,我的一位爵士樂學生口琴手直接講過一個迷思的誕生,就是在學習單旋律樂器時因為都只有吹旋律,所以是不需要知道和絃,甚至和絃是不關他的事的,所以就不學和絃了,以為那是伴奏的事,或想說不需要知道樂理

大部分的人在學習爵士樂的時候,其實就是曲目的量太少,也就是樣本不夠,但我在回答學生學習《Whisper Not》的時候就有講到,這跟學習《I Should Care》一樣(「和聲篇」一書相關章節有說明),不同時期的爵士樂曲在和絃連接上有逐步進階的邏輯,本文是想先釐清這個概念



我不會跟學生打迷糊仗,但是我也要我的學生了解凡事有其步驟,網路上的網友不是我的學生要怎麼發表高見是他們的自由,但是當我認真回答一個問題,我希望這個解答是對我所有正在教、還沒教,以及即將教到的學生,是有所幫助的,但是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就會去逐步建構與解決這些疑問,不可能一問一答就結案去下一題

所以請我的學生不要枉費了老師多用文字多花時間在課後的講解,也一定要照我的方法練習,我連學生會怎麼抄捷徑都知道了,一看就知道學生的疑問與障礙,一定是卡在什麼地方不夠或不對

這都是針對技術面與認知面的說明,跟音樂好不好聽、感覺如何沒有直接關係,對學音樂的人來說,沒有什麼迴避樂理的理由,樂理根本不是不可說的佛地魔,這是我們在學如何運用這些魔法時都會歷經的過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