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這位日本貝斯手Youtuber做過全本的間宮貴子「Love Trip」專輯十首曲子Bass Cover致敬,這是精華剪輯版,實際上的十首可到他的Youtube頻道上去觀賞(他抓很多練很多電貝斯的Groove類型音樂經典作品,不只J-Pop或是Japanese City Pop而已)
這張1982年的專輯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我們去年在爵士原力講堂中有特別介紹與分析最有名的《Midnight Joke》(真夜中のジョーク)一曲,十首歌曲的製作水準平均,且樂手個別水準與合奏默契都很高
貝斯手就是樂手圈比較熟知的Casiopea貝斯手鳴瀨喜博,製作人是爵士薩斯風手沢井原兒,其中參與編曲與鍵盤演奏也是日本音樂圈的大將難波弘之,其他人的大名在今日的J-Pop頂尖樂手名單中都還是能看到,叫他們「山下達郎幫」有點低估了...
electric guitar - 椎名和夫、松木恒秀、永井充男
drums - 上原裕
percussion - 横山達治、帆足哲昭
keyboards - 井上鑑
Horn Section - Bikurri Horns(“驚訝的管樂組”)
Chorus (合音) - 包含日本同期樂團「東北新幹線」的兩名成員
這個時候他們的製作方向讓我想到Don Grolinck的音樂,就是所謂爵士樂手轉去做流行的代表性作品,所以我常講你說用R&B/Soul這種分類來界定這些音樂,其實沒啥用處,還是要直接了解音樂的來龍去脈
可以比較Dionne Warwick所唱的《What Can a Miracle Do》(Don Grolinck與Luther Vandross合寫,Luther Vandross製作的),跟間宮貴子此專輯名字很像的第十首《What Can A Broken Heart Do》(椎名和夫作曲編曲)比較,你就可以發現那個想追求的韻味是什麼,後者甚至是英文歌詞
其實第十首就是第一首《Love Trip》,只是《What Can A Broken Heart Do》是英文歌詞版,《Love Trip》是日文歌詞版
而前者《What Can a Miracle Do》的原版是融合爵士團體Brecker Brothers在1975年先錄製的,這些都是爵士樂的大將,當年在尋找爵士新方向與結合搖滾、放克、靈魂、拉丁樂所做的努力時,所留下的經典作品
所以從樂手角度來看,我們以前在台灣都說這是「Fusion」,原因就是因為都先認識這些樂手,而不是認識那些歌手,所以如果又是所謂的「演奏曲」,那就是偏融合爵士樂的作品
寫這麼多的意思,在於音樂曲風不能一刀切,不是爵士只有一首歌、融合一首歌、靈魂一首歌、藍調一首、森巴一首...那樣,而是音樂裡頭有很多不同的“顏色”甚至“樣態“
所以用網路學會聽音樂其實蠻危險的,因為你會以為這個就是那個,文字的表面意義會誤導你,不理解那個時代意義跟歷史演變流程也終究會迷路
至於間宮貴子的唱腔,這也是另一個所謂Japanese City Pop為何會再次興盛的原因,因為日文的唱腔尤其是女性歌手,在聲韻上都比較內斂溫柔,甚至稍微中音域,咬字也因為日文發音的關係,比較軟比較細
所以英美網友聽到這種音樂時真的驚為天人,而且一首一首聽下去都愈來愈“驚呆”了!它們有以前英美流行音樂作曲編曲上的華麗精緻,但人聲卻“異常”地溫柔甜美,也成了這些老音樂重新被翻出來,除了網路演算法推播之外的一個聽覺上的因素
至於男聲的話,則都是高亢甚至高音域吶喊的感覺為多,譬如山下達郎、角松敏生等,日文跟英文發音部位的不同也的確影響聽覺,而當時因為崇洋,所以歌詞裡頭都會直接寫入唱入一兩句英文句子或單字,所以這種當時的潮流今日聽來也仍是很炫、很摩登、很洋派的感覺
至於間宮貴子發行此張專輯之後,因為當時其實是銷售成績不佳的(跟竹內瑪莉亞的《Plastic Love》一樣,當年其實不是主打歌也沒有取得排行榜佳績,跟今日神曲地位完全不同),間宮貴子自然也沒機會再出下一張專輯,有人說她回故鄉了,有人說她藏身在廣闊的東京大都會人海中,也有人說她改為從事幕後...
但是這些神秘的都會傳說就是所謂藝能界的軼聞,也添增賣黑膠唱片賣實體專輯的價值感,就算實際上有人知道她的動向,也不會明說了(至少當年錄製專輯的製作人或唱片公司會知道她在哪吧?不然重新發行時找誰簽約?或是有代理人或聯絡人之類的)
文後附上同年「東北新幹線」的專輯「Thru Traffic」,以及Whitney Houston的表姐Dionne Warwick於1983年所出的「How Many Times Can We Say Goodbye」專輯,聽聽八〇年代的「其中一種Soul」聲音長怎樣?所以你說間宮貴子的「Love Trip」現在叫City Pop?以前叫「AOR」?其實不是很重要,重點是你有沒有找到這些脈絡,並進一步可以學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