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mous E electric piano」(有名的“那台”噴有E大寫金黃色字母的Rhodes電鋼琴)與「Dyno My Piano」音色演變的歷史,以及Jay Graydon為Al Jarreau製作的八〇年代初三張經典流行樂殿堂級專輯

文 / 謝啟彬



編號為「E」的Rhodes電鋼琴,原本屬於當時在洛杉磯其中一家「Leeds」樂器租借公司,Jay Graydon製作時,因為很喜歡這台的聲音,因為洛杉磯當地的一位技師Eddy Reynolds修理調整過,所以聲音特別飽滿明亮,錄起來的效果非常好,以至於1980初期甚至較早的流行歌曲如果是他們製作的(David Foster、Tom Canning、Michael Omartian跟Robbie Buchanan等人都是當時Jay Graydon經常合作的鍵盤手),就是這台的聲音

後來因為體積更小更輕且更新穎的Yamaha DX7在1983年的強勢推出,諸多鍵盤手紛紛移情別戀,把又大又重的Rhodes Electric Piano賣了,這些老琴就流入拍賣市場或某些樂器行的倉庫中,一位鍵盤手暨收藏家George Mamalakis在1985年時,在洛杉磯挖到了這台琴並以中古價買入,並將它「供起來」 - 在家中打造一間房間專門放置此琴,並以空調除濕讓它維持最佳狀態,讀者可以拜訪他的網站

當Jay Graydon知道這件事後,即刻與George Mamalakis聯繫,開始籌劃取樣(Sampling)的計畫,也就是現在藉由取樣音色保存的經典音色,因為Jay Graydon也是世界級的專業錄音室吉他手,他當時跟這些鍵盤手們還會做很多音色上的微調,譬如改變EQ,甚至加上吉他用的Chorus、Phaser小型地板效果器等

所以這些聲音也存在於當時數百首他們經手過的音樂作品中,自然在取樣中也可以選擇(當然,不只有一家廠商取樣Rhodes電鋼琴的音色),這裡也可以讀到Jay Graydon完整的敘述,以及文章最前面的專訪影片



另外一個很有名的改造者是Chuck Monte的「Dyno My Piano」,當時因為Fender Rhodes的產量不高,所以有很多舊的Rhodes電鋼琴由Chuck Monte修理,出來的聲音跟前者不太一樣,更顆粒也更深沉,下一部影片會有幾位名鍵盤手的演奏片段,譬如Robbie Buchanan的許多前奏就是一聽就知道「啊就是這首!」的名曲(譬如1982年為Sergio Mendes演奏錄製的《Never Gonna Let You Go》),後來Yamaha DX7的電鋼琴音色就是取樣,改造過有不同Preamp跟不同觸鍵的「Dyno My Piano Rhodes」Electric Piano



由此延伸聆聽,我們就能聽到Jay Graydon於1980至1983年為Al Jarreau製作的三張專輯「This Time」(1980)、「Breakin' Away」(1981)、「Jarreau」(1983),裏頭應該都是這台Rhodes電鋼琴的聲音,藉此我們也可以學習到演奏這種樂器的經典名曲,與各種不同風格的彈奏技法,尤其是Tom Canning、Michael Omartian、David Foster、George Duke、Larry Williams等當時一線的錄音室鍵盤手,他們為Rhodes電鋼琴留下的輝煌功績




依序排列為專輯的年份、Fender Rhodes演奏樂手,以及曲目及原專輯中曲序:

This Time (1980)

Larry Williams

6. "Spain (I Can Recall)"


George Duke

7. "Distracted"


Tom Canning

2. "Gimme What You Got"


4. "Alonzo"


5. "(If I Could Only) Change Your Mind"


8. "Your Sweet Love"


David Foster

3. "Love Is Real"


9. "(A Rhyme) This Time"


Breakin' Away (1981)

Michael Omartian

3. "We're in This Love Together"


George Duke

7. "Roof Garden"


Tom Canning

1. "Closer to Your Love"


4. "Easy"


9. "Teach Me Tonight"


David Foster

2. "My Old Friend"


5. "Our Love"


6. "Breakin' Away"


Jarreau (1983)

David Foster

1. "Mornin'"


4. "Save Me"


Michael Omartian

5. "Step by Step"


Robbie Buchanan

3. "I Will Be Here for You (Nitakungodea Milele)"


Tom Canning

9. "Love Is Waiting"


Jeremy Lubbock

8. "Not Like This"


Greg Mathieson

7. "Trouble in Paradise"


最後還有一首隱藏版的《I Keep Callin'》,後來重新混音後收入「Jarreau」專輯的CD版,因當時的黑膠唱片版放不下,音樂上聽起來似乎是要復刻「Breakin' Away」專輯中的《Roof Garden》,樂手的演奏方式也很類似,因為查不到相關資訊,就沿用《Roof Garden》中的Rhodes演奏者,應是George Duke彈的吧!


你問我為什麼了解這些“老歌”如此重要?我的回答是這些專輯當時就是在八〇年代,傳到日本後被現在稱為「Japanese City Pop」時期的音樂製作人與歌手、樂手,所模仿與學習的源頭之一,所以如果你要理解那個時代的聲音、編曲邏輯與製作方式,你想「復古」的話,就得理解你想復古的音樂的影響來源才行,這也才是完整的流行音樂教育!

而像很多人覺得音樂風格是優美柔情,甚至是華麗豐富的David Foster,在他當鍵盤手時,可是非常地Groovy呢!而這些名曲中有些以平台鋼琴為主,有些以Rhodes電鋼琴為主,大家可以聽聽看八〇年代的流行音樂製作人如何在編曲與鋪陳上雕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