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教學感想:兩位老師在爵士原力講堂或平日教學中,讓不少學員感到頭昏腦脹的所謂爵士和聲,卻是藤井風或是Official髭男dism...這些日本相對年輕新世代的音樂創作者與樂團中,作品裡頭隨時都能聽到的聲響,表示這些東西都已經內化成為J-POP裡頭的養分與元素,即便連日本的爵士樂教師也並不覺得這是很進階,而是很基本的,甚至可以說是沒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像這部影片全長27分鐘,在台灣的Youtube影片觀看模式中,已經屬於「不耐煩」等級會跳出的了,但這卻是我們平常上課時會持續講的東西,換句話說,不是講過一遍你就懂了、馬上會用的,沒有那麼速成!而且網路學習模式還有個很大很大的問題是,有些觀者只想發表自己的看法,又把方向帶偏了,沒有潛下心來好好學習,常見的網路音樂討論要不是就是各說各話要不就是吵成一團
其實可能你在華文世界中學了老半天或讀了老半天,都還是在講很基礎的東西,或是在那邊古典爵士流行吵來吵去的,啟彬老師以前就借前人講過的一句話說:「人家都在上太空了我們還在殺豬公」...
而啟彬與凱雅不但自己平常上課花很大很大的力氣,站在台灣人或講中文的人的立場與角度出發來解析(譬如我常提到的你聽過多少其他的音樂,以及古典音樂教育所造成的副作用問題等),這些用中文講的影片還是免費花時間拍攝的,甚至還有詳細解說的文章與譜例,目的是希望引導大家來定期學習才是王道
如果我們自己三十幾年前有人用中文這樣解釋讓我們懂教我們會用,那我們也不用遠赴重洋去辛苦學習了,而我認為其實出國留學反而重點在於增廣見聞,以及異國文化的衝擊
這些「基本功」在我們後來去日本、馬來西亞、南非、以色列、俄羅斯...等地教學時,都是讓當地的非中文學生大感驚喜的「教法」,而非「理論」
光是熟悉一種聲音或用法,就比光用看的就以為懂了,要慢上許多,大家去看牙醫時不是也有很類似的經驗嗎?有些問題如洗牙或補牙,可能一次就好,但是如果要根管治療,或是做假牙、做牙套時,醫生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一次就全做好,難道是在演電影「變臉」嗎?而且還要看病患的恢復程度,就跟學習上的吸收速度一樣,每一個人不一樣
這就算是本年度的教師節感想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