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電貝斯大師Anthony Jackson殞落 - 聊聊我們認識在流行音樂、節奏藍調、靈魂樂、放克樂、融合爵士樂、古巴與加勒比海拉丁、巴西拉丁、現代爵士樂,都有諸多高標作品的低音律動與超技即興教材級人物

文 / 謝啟彬

(圖片來源:WIKI)

致敬貝斯大師Anthony Jackson~

我們第一次見到Anthony Jackson,是1998年在比利時學習爵士樂時,暑假到當時還位於荷蘭海牙的North Sea Jazz Festival,在三日全日票之外,三場特別需要再“加價購”的專場音樂會第一場,就是他跟鼓手Steve Gadd參與法國爵士鋼琴家Michel Petrucciani的「Both Worlds」新專輯發表音樂會,當時刊於國內的音樂雜誌的文章選錄在最後


Anthony Jackson的作品實在太多了,因為他七〇八〇年代主要的工作是錄音室樂手與演唱會樂手,在這個領域,太多知名的R&B/Soull/Funk歌手跟他合作過,這要慢慢介紹才行,在黑人音樂的部分,我先推薦他在費城國際唱片(所謂Philly Soul的大本營)旗下的O'Jays所演唱的《For The Love of Money》,一聽你就會驚呼:原來這是他彈的啊!因為被Hip-Hop音樂家取樣過很多次,跳舞的人也都聽過


另外一塊黑人音樂的區塊,就是他跟歌手Chaka Khan與製作人Arif Marden的長期合作,這需要很多時間的詳細介紹,因為有至少三張專輯的量(放在爵士原力講堂新系列中有可能嗎?),Anthony Jackson的電貝斯線條與Groove,也奠定了流行音樂中的Black Music這條脈絡中,無法忽略貝斯存在的重要教材,我先推薦以前分析教戰過的《What Cha Gonna Do For Me》,Live版你會看到很多爵士樂大師的參與,這就是我常分享的,你不能忽略七〇年代有一批優秀的爵士樂手投身流行音樂錄音與巡演的歷史



拉丁的部分其實在很多流行音樂的錄音中都有表現,只是沒有特別標示出來這是巴西類型、古巴類型,或是加勒比海類型而已,但他跟多明尼加爵士鋼琴家Michel Camilo的合作,展現Anthony Jackson的Afro-Cuban風格掌握,非洲古巴與泛加勒比海區域的音樂,是Michel Camilo非常擅長的,他把它們融合進拉丁爵士中,譬如融合源出千里達Calypso的《Why Not》,以及融合源出古巴3-2-Rumba Clave與Son Montuno的《From Within》





我們經常播放與講解這些音樂片段,所以可說倒背如流,即便是一般觀眾,也都被震撼到流了一身汗,不僅目不暇給,耳朵上的衝擊也很大,這就是最高段的Musianship啊!

巴西拉丁的素養,Anthony Jackson在跟所謂GRP唱片的大將們合作時,也都有非常精彩的表現,同樣的,你會發現原來這些曲子他也有參與!因為GRP就是一群爵士樂手投身流行音樂錄音室錄製唱片,然後又有很強大的各面向音樂素養,所以可以聽到很多巴西拉丁與黑人音樂的融合,他們的音樂常被視為Jazz Fusion,但其實他們也是錄製所謂AOR、Westcoast美式流行音樂的同一批人啊!

我推薦他跟Lee Ritenour & João Bosco合作的《Latin Lover \ Incompatibilidade De Gênios》,其實原來是巴西人João Bosco的Samba風作品,以及與GRP老闆Dave Grusin及鼓手Steve Gadd在東京的演出《Mountain Dance》




爵士樂的部分,這就是我所說的,不是只有Swing才是Jazz,而是那種互動與即興、相互聆聽以及一起構築的過程,這就先推薦跟Michel Petrucciani與Steve Gadd的Piano Trio組合(也是我們看過現場的),以及跟Hiromi與Simon Philips的組合吧!這實在無法用文字形容,先聽吧!爵士樂重視的是那個玩法,而不是一種風格叫爵士樂!裡面有太多東西了,這也是為何我們要學好這麼多東西的原因,當然也會有人說這不是爵士樂,well,你高興就好~





摘自「1998年第二十三屆荷蘭海牙北海爵士音樂節(North Sea Jazz Festival)現場目擊 」:

「法國〝小矮人〞鋼琴家Michel Petrucciani的音樂會是六點於PWA Zaal開始,這是一座像國家音樂廳般的會議廳暨演奏廳。此次的組合是為他的新專輯〝Both Worlds〞促銷,邀請的鼓手是Steve Gadd,貝斯手Anthony Jackson,再加上薩克斯風Stefano di Battisia、小號Flavio Boltro,原來的長號暨編曲Bob Brookmeyer因生病無法前來,改由Denis LeLoup代替。老實說,除了rhythm section及缺席的Bob Brookmeyer外,剩下的歐洲年輕好手筆者倒未聽過,不過之前已聽過了此張專輯,覺得編曲與演奏的水準都是一流的。


之前收到票時,還傻傻地不知位置在哪,沒想到經由工作人員的引導,赫然是在前排的第四排中間偏右,可以把舞台看得非常地清楚(至於音效又另當別論了,這是使用麥克風的爵士樂),再仔細一看後兩天的Jazz Legends跟Al Jarreau,哇!都在這位置上或隔壁而已,這會兒真的賺到了!

Steve Gadd長久以來一直是爵士鼓手們的偶像,他出場時的翩翩風采與稍後的表現都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貝斯手Anthony Jackson以往帶給國內觀眾的印象,是一位超級大胖子坐在椅子上用他粗胖的手指彈奏〝蝴蝶牌〞的六絃電貝斯,咦?怎麼這回出來一個清瘦的黑人小夥子?定眼一瞧,真的是他本人!筆者估計他大概減了有80公斤之多,現在看來倒像Anthony Jackson之子了!


更有趣的在後面,當主持人介紹Michel Petrucciani出場時,剎那間不見人影,攝影師也將鏡頭壓低至地面,只見100公分出頭的他撐著拐杖出場了!或許有好奇的讀者會問:他怎麼能踩到踏板呢?別擔心,他的鋼琴踏板早已是改裝過的了。六首精彩絕倫的曲子中,都包含了Michel Petrucciani一雙不成比例的大手所彈奏出來的華麗即興樂段,他的技巧實在太好,每個音符與樂句都是信手拈來卻又渾然天成。

Solo手的表現亦可圈可點,後來筆者才知這幾位來自地中海沿岸的樂手,早已是他們自己國家的爵士明星了!鼓手Steve Gadd的solo都很〝猛〞,但退居伴奏時又是強力的支柱。新版本的Michel Petrucciani名曲〝Colors〞其實已有些fusion的味道,加上Steve Gadd及Anthony Jackson原本在fusion上的成就,與厚實的三管編制,極具說服力。欣賞台上的音樂表演其實像一齣話劇,整個劇情的起伏與連貫都是令人目不暇給而讚嘆的,這樣的意象表現手法在安可曲〝Take The "A" Train〞中發揮到最極致。


他們利用了意想不到的節奏作為貫穿這首Duke Ellington名曲的重心,原本swing的感覺轉為快速的十六音符前進,整個編曲就好像一輛蒸汽火車飛馳的感覺,長號的汽笛模仿、小號的煞車聲、鋼琴左手的反覆低音(Ostinado),配上深具戲劇效果的貝斯與鼓,還讓Michel Petrucciani展露了左右手敲擊式的同音反覆技法長達三分鐘之久!最後,火車到站了,速度漸緩,終至停穩,贏得的是全場觀眾對大師們的起立致意及喝采掌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