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從F音開始的大調,我要唱「Do-Re-Mi」還是「Fa-Sol-La」呀? - 讓我告訴你真正的關鍵破題法,而不是繼續困惑或不行動

文 / 謝啟彬



學生來自不同的學習背景,所以老師要做的是「整合」與「引導」,像這段教學影片中,從2:10開始,爵士鐵琴手在F大調的Jazz Standard中,用「Solfege」唱旋律,Solfege就是唱名,我的講法是這就是義大利文的「1-2-3-4-5-6-7」,好處是可以知道哪個音是哪個調的第幾音

但是這對台灣古典(西洋)音樂科班教育出身的音樂人,尤其是鋼琴主修的,是普遍做不到的,因為他們習慣固定唱法,影片中這就是首調唱法。所以是教育習慣的問題導致,沒有什麼好驚慌害怕的,一個音可以有不同「唱法」而已

因為古典音樂中都已經定調,譬如貝多芬的曲子是Eb大調、巴哈的曲子是C小調...等等,沒有「移調」的可能,所以古典音樂科班教育出身的音樂人也就習慣了,但是缺點就是對於一個調性內的和絃級數連接關係 - 不管是順階和絃組合或是副屬和絃、下屬小和絃......等,反應比較慢

但是在流行樂的前身 - 爵士樂中,移調是經常存在的,所以首調唱法好像一開始比較好?然而,爵士樂和絃的記法又是美式的「音名」記法,所以我的積極處理方式都是希望學生能夠知道十二個調,然後了解每個調中,和絃根音與3、5、7、9、11、13等的各種音程差異,這在學爵士樂時,會比較快也會比較有效率

我到日本、南非、以色列等的頂尖音樂學府去客座講學時,那邊的老師也都會覺得我的這種「改良型教法」比較有效,也就是存在於我的「行動教室」三本書中的講法,也都跟他們的同事與學生討論「結果論」與「效率」,所以因為我們國家的音樂教育所產生問題的改良,碰到他們國家的音樂教育遇到的狀況,咦?好像我的方法比較有效哦!

所以,與其花很多時間“爭論”到底該唱什麼,我覺得應該就是要開始了,然後慢慢習慣老師講的內容,再去找出自己的習慣性記憶。這不是需要標準答案,也沒有要考試,但是重點是如果在爵士樂裡頭的學習時,我自己的經驗會認為「音名為主但是加上了解各調音名之間的關係」,是最好的方式

大人學音樂有個“壞習慣”,總想先弄清楚再開始,結果光想弄清楚的過程中就虛度許多光陰,結果小孩直接就開始,反而沒有這些困擾,還能相互整合甚至移調呢!

其餘解釋請看此文跟系列四篇文章:

你說諸葛亮很厲害,他說孔明很強;你說地瓜好吃,他說蕃薯營養 - 台灣音樂教育的「歷史共業」常讓我們卡住學不深入

第一篇:絕對音感?相對音感?固定調?首調? - 先談談常見的謬誤

第二篇:到底是要怎麼唱、怎樣做呢? - 推算法、方便記憶、音樂生態等所造成的誤差

第三篇:有「絕對音感」真的很神嗎?用「絕對音感」作曲?別鬧了!

第四篇:你究竟身在何方?—爵士樂中常用的調性以及判斷應用







延伸閱讀:

採譜抓歌就是把別人的即興背起來上台去照做就對了嗎?-讓我來告訴你正確的觀念與作為

「轉調」很重要,但是你聽不出來的原因並不是這些曲子轉調了,而是你得先「轉念」

爵士和絃的各種簡寫與中文唸法,以及升降記號的寫法與唸法

「耶!我拿到這首的爵士譜了......咦?怎麼跟我聽到的不一樣?」

古典樂環境出身的音樂人,在學習爵士樂時很容易遇到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