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〇年代的「世界音樂」風展現在商業流行音樂與獨立音樂上的景況(我所聽過、學過跟表演過的)

文 / 謝啟彬


本文並無意長篇大論,或是像學術論文那樣討論、定義何謂「世界音樂」(World Music)?謹就我親身經歷過的那個時代,以及如何觸發我繼續往探索音樂的各種源頭上前進,並回想一下我當時聽到或練習、演奏這些音樂時的感受

而這些曲目也是我在2002~2018年這十六年之間,在台灣台北的實踐大學音樂系開設的「世界音樂」課程中,持續為大學生與研究生們介紹的部分內容,因為講述世界音樂前,必須要先回到所謂的傳統音樂(Traditional Music)或是民俗音樂(Folk Music)、甚至聽起來更嚴肅的民族音樂(Ethnic Music,一般在學院體制裡頭的“分類”)

所以得先介紹譬如拉丁音樂有哪些拉丁?巴西?古巴?阿根廷?秘魯?加勒比海?非洲音樂有哪些非洲?南非、東非、西非、北非?阿拉伯音樂跟波斯音樂跟土耳其都是回教音樂,但各自又有什麼特色與差異?東歐南歐的音樂?北美原住民音樂?美國鄉村音樂還有分英語跟法語的?...諸如此類就囊括在一學期的課程裡頭

我同時在實踐大學音樂系還教授了一樣是一個學期的「流行音樂」大班課(「世界音樂」也是大班課),以及原來是一學年的室內樂性質(以古典樂體制角度來看)的「爵士即興與合奏技巧」,如果你是9m88的歌迷,有聽她講過唸實踐服設系時修過音樂系的爵士即興,就是這堂課,當然她在畢業後仍然私下跟我與凱雅老師上課,甚至參與各種樂團的演出等

回歸正題,在音樂上來說,最簡單的「世界音樂」就是「融合了兩種以上的音樂元素與特色」,譬如最常見的就是Funk/R&B的節奏(有真鼓手演奏也有用鼓機的),或是某個在非洲或是拉丁美洲比較強烈的節奏“打底”,然後融合人聲、合唱、各項特色樂器,融合原來傳統音樂的段落,以及拆解各項元素並重新組合的

這就有道行的高低,有的就感覺是「拼貼」,只是把原本的歌謠加上持續反覆的電子鼓節奏(但是有觀眾喜歡,因為是有種打坐誦經的感覺...,聽的是氣氛),有的則是很努力去「融合」到讓你意想不到、拍案叫絕,甚至全身起雞皮疙瘩的,這邊先介紹的比較都是偏後者的

我在「林憶蓮唱巴西音樂、張惠妹的姊妹、辛曉琪尬小紅莓 - 九〇年代於全球流行音樂與好萊塢電影興起的愛爾蘭風與原住民風「世界音樂」融合」一文中有提到過,強調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綠色環保的「世界音樂」的風潮,有一部分是延續自七〇年代的「新世紀」(New Age)風潮,這部分以後有空再介紹,像在融合爵士樂的部分如法國小提琴手Jean-Luc Ponty、美國吉他手Pat Metheny等都有很不錯的作品,但是他們為何還叫爵士樂?就是因為仍然有大量的即興,而且是爵士樂法則或爵士樂傳統的即興發展模式

另外像是ECM廠牌也有一些團體或創作人也具備「寫自己(身份認同)的音樂」,譬如美國的Oregon或Jan Garbarek及更多北歐與南歐音樂人等,而在台灣大家對於喜多郎(Kitaro)或是范吉利斯(Vangelis)、麥克歐菲爾德(Mike Oldfield)這類型大量運用電子合成樂器音色的音樂家,以及雅尼(Yanni)、喬治溫斯頓(George Winston)等,這部分就先不討論,即便他們有些人音樂中也會融入民俗樂器或些許世界音樂的元素


1. 《Fast Changes》 - Seal

Seal是巴西爸爸與奈及利亞媽媽的混血兒,生於英國倫敦但由寄養家庭扶養長大,這首《Fast Changes》有Seal本身獨特的嗓音,以及長笛、吉他、塔布拉(Tabla)的加入,一開始是演唱一段然後停頓的敘事曲式,講完一段唱完一段樂器再應和,副歌是Mixolydian的和絃進行,中間會變拍,然後有西方絃樂團與男聲合音的加入,但中間那段絃樂變成土耳其味道的絃樂齊奏,因為回教音樂的音律跟歐洲不同,所以感覺音準也會不同,我當時聽到這首曲子時已經人在布魯塞爾,所以經常會在土耳其烤肉小吃店聽到或看到這種中東管絃樂團的聲音...

2. 《In Your Eyes》 - Peter Gabriel

原來是英國搖滾歌手的Peter Gabriel,Phil Collins曾以鼓手身份跟他共組「Genesis」樂團,而這張專輯「So」裡頭有很多首暢銷金曲,但是他後來持續在巡迴中演唱的則是這首《In Your Eyes》,這首曲子的爵士鼓節奏很特別,法國鼓手Manu Katché的爸爸來自非洲西部的象牙海岸共和國(Ivory Coast),以前是法國殖民地,他也曾參與另一位英國歌手Sting的專輯錄音,《Englishman In New York》也是他打的鼓,而《In Your Eyes》後面吶喊式演唱的則是塞內加爾知名歌手Youssou N'Dour,巡迴演出時則又加入的印度小提琴手Shankar

3. 《You Can Call Me Al》、4. 《Diamonds on the Soles of Her Shoes》 - Paul Simon

原來是Simon & Garfunkel重唱團體一員的Paul Simon,在八〇年代展現出對全世界民俗音樂與傳統歌謠的興趣,這張「Graceland」主要是他與南非(主要為約翰尼斯堡周邊、Soweto索維托“城寨”與賴索托王國)歌手、樂手、合唱團的合作,外加幾段是與美國南方Zydeco音樂團體的合作。這裡頭的融合就是節奏組樂手有時候是美國職業錄音室樂手,但是會跟南非的樂手搭配

這也是當年開始全世界跑來跑去錄音的知名範例之一,除了南非豐富的音樂傳統外,其實跟當初西方世界關注與抗議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也有很大關係(此專輯為1986年,政策廢止為1994年),我們後來去了四次南非,經常看到觀光店或樂器行在販賣大量被英美音樂人拿在手上的南非方型油桶吉他

5. 《The Obvious Chid》、6. 《Born At The Right Time》 - Paul Simon

Paul Simon的下一張專輯「The Rhythm Of The Saints」把焦點視角轉向南美洲的巴西,尤其是Bahia省的省會Salvador,因為這個位於巴西東北部的港口城市,當初是從非洲輸入黑奴的最主要港口,所以這邊的非洲裔人口特別多,而Paul Simon也把當地的打擊樂隊「Olodum」所運用的Samba-Reggae節奏,當作創作的基底,另外像是遊行隊伍中會聽到的Maracatu節奏也被運用上,後來Paul Simon在紐約中央公園辦演唱會,便重金將整團「Olodum」“空運來美”,因為巴西東北部的音樂,跟我們傳統上比較熟悉的巴西東南部里約熱內盧的森巴、波莎諾瓦不一樣,所以聽這張專輯也格外“清新”

7.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 Michael Jackson

雖然跟Paul Simon都一樣用到Salvador的「Olodum」打擊樂團,Michael Jackson本人也飛到Salvador跟Rio去拍攝MV,不過此曲的節奏已經修改過,比較像是Electro Funk加上Samba Reggae的混合體,歌詞與影像的部分因為運用到很多強權、軍事、警察鎮壓平民的部分,所以也引起不小爭議

8. 《Vihma》 - Värttinä

以前在學校裡頭的一個樂團課,指導老師非常地開放,學期初的時候讓修這門課的同學可以提案想合奏的音樂,然後老師再給予專業的指導,當時有位學妹是芬蘭人,她非常喜歡這個同樣是來自芬蘭的女子樂團,我們也就因緣際會地接觸到這首歌,原曲運用了許多打擊樂器的取樣,以及運用錄音技術的人聲堆疊與加重貝斯,而我們在演出時,鼓手學弟跟貝斯手學弟也很認真地用他們的技巧與技術,呈現出相近的震撼

中間的手風琴跟小提琴有強烈的中亞風,由我跟另一位同學擔綱,但是到間奏時又變成土耳其風,主唱與合音的唱法好像在念經一樣,還會出現四度五度音程,甚至部分段落又有西藏喇嘛吟唱的感覺,很震撼但是是很好玩的演出經驗,這也是讓我們耳界大開的真正「世界音樂」,因為來自北歐的女子人聲團體,音樂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9. 《Unto The Burning Circle》、10. 《Dance With The Lion》 - Andreas Vollenweider

這張專輯是以前還沒出國在台灣時,有次碰到一位唱片製作人,他極力推薦此專輯的音樂性非常豐富,當時是1990年初,對身處在台灣的我們真的是很新鮮的聆聽經驗,第一首是“跳火圈”、第二首是“與獅共舞”,Andreas Vollenweider是一位希臘電豎琴手,他們做出來的效果很多時候可以像是豎琴、也可以像是古箏、也可以像揚琴、也可以像魯特琴、也可以像烏德琴,甚至可以像西塔琴,然後結合搖滾的節拍與各種民族樂器的交會

後來我接觸得多了,才發現希臘的音樂家為何很多世界音樂與新世紀音樂相關?原因就在於希臘本身的古文明文化,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加上位處巴爾幹半島南端,歷史上各個帝國如羅馬、拜占庭、鄂圖曼等,都曾在這裡路過分據與播種紮根,所以好多古樂器甚至“怪兵器”都看得到蹤影,什麼羊皮做的笛子牛角做的號等吹奏樂器或是特殊的打擊樂器,好多一時也記不起來的名字跟特殊的聲音,也因為在歐亞交界,所以混合東西,是真正的東西,不是什麼東西的東西

11. 《Rajasthan》、12. 《Big Brother》 - Trilok Gurtu

有很多印度的打擊樂手跟爵士樂手合作,Trilok Gurtu就是其中一位,當年我們身處歐洲,真的是每天都在資訊爆炸與知識大開的境界,因為Trilok Gurtu的樂團裡頭有一位原屬比利時女子重唱團體「Zap Mama」,又跟Zoe Zawinul的「Zawinul Syndicate」合作過的女歌手Sabine Kabongo,所以當他們來到布魯塞爾演出時,好多同學都邀我們去看,有種比利時之光的味道,而Sabine Kabongo是剛果裔比利時人,因為剛果以前也是比利時的殖民地,所以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很有趣?英國、法國、比利時以前殖民地的文化,反過來變成了特色文化的一部分

Trilok Gurtu除了塔布拉鼓(Tabla)與陶罐(Ghatam)之外,也很擅長「Konnakkol」,這是一種節奏式的人聲語彙,以西方觀點來看根本就是變拍密碼!所以整個編曲會繞在這種有很多變形且歷史悠久的特殊節奏上,《Rajasthan》就是印度北部的拉賈斯坦邦,西鄰巴基斯坦,然後因為專輯名稱叫做「African Fantasy」,所以又加入了非洲的音樂元素與樂器,所以我們可以聽到Sarangui(南亞一種很像大提琴的多絃樂器,可拉奏可敲擊,專輯中邀請到知名的演奏家Dhruva Ghosh參與)、Harmonium(簧風琴?)、Gimbri(非洲三絃琴)全都混合在編曲裡頭了!

13. Thadik Allah - Nguyên Lê

「Yhadik Allah」本就是北非摩洛哥的一種傳統音樂,作曲為「B'nèt Houariyat」這個女子人聲與打擊團體(「哈瓦拉的女兒們」,來自摩洛哥南部),而越南裔法國吉他手Nguyên Lê把這樣的節奏與旋律加上電聲樂器如電貝斯、電吉他、電子合成音色鍵盤,以及爵士鼓,形成非常震撼的聲音,而這也是這張專輯名稱「Maghreb & Friends」的意思,Maghreb翻譯為馬格里布,就是指非洲西北部地區的文化,簡單地說就是北非的阿拉伯與回教音樂文化,此版的鼓手Karim Ziad就是這地區的阿爾及利亞人

電貝斯手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Michel Alibo,雖然同樣的也是法國人,但是他是馬丁尼克省來的(Martinique),甚至是出生在那裡,你知道法國的馬丁尼克省在哪裡嗎?就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上!凱雅以前在布魯塞爾有個Salsa Band,小號手就是來自Martinique,所以阿爾及利亞跟越南,都是法國的前殖民地,馬丁尼克是法國的中美洲海外省,此張專輯的鋼琴手Bojan Zulfikarpasic(因為姓太難寫經常自己簡寫成Bojan Z)在巴黎爵士樂壇非常活躍,而他是來自塞爾維亞(Serbia)的移民

這也是我自覺跟凱雅有幸能夠在歐洲待過那麼久的原因,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身處歐洲真的是每天看到各種猛龍過江、各類江湖高手是你在英語系媒體上看不到的,而他們自成一格,光在法語系國家與地區活躍就很夠了!前面提到的「Zawinul Syndicate」當中,其中一任的鼓手Roger Biwandu也是非洲剛果裔法國人,我們曾於2010年時邀請他來台灣,指導「台北國際爵士音樂營」的學子,並於「台北國際爵士音樂節」中合作演出

14. 《Lua Soberana》、15. 《Magalenha》 - Sérgio Mandes

這張「Brasieiro」專輯的曲目在2023年的「爵士原力講堂伸觸角」以及「林憶蓮唱巴西音樂、張惠妹的姊妹、辛曉琪尬小紅莓 - 九〇年代於全球流行音樂與好萊塢電影興起的愛爾蘭風與原住民風「世界音樂」融合」一文中都多有介紹,尤其是《Lua Soberana》的巴西「Afoxè」節奏,以及才華洋溢的作曲家Ivan Lins,其實Sèrgio Mendes已經在1964年就移民美國了,在美國爵士樂界與流行音樂界獲得極大的成功,他原來跟Joáo Donato分別是Antonio Carlos Jobim樂團的前後任鋼琴手,但是他沒有忘本,一直想要創作出一張能真正代表巴西音樂精神的專輯

所以這張專輯就是他奔波於里約與洛杉磯兩地的完美成果,像《Lua Soberana》的錄音室樂手們,都是當時洛杉磯流行音樂界的一時之選,簡單說就是跟Michael Jackson、Quincy Jones、David Foster“共用”的優秀人馬,而另一個部分包括開頭與結尾,甚至像是《Magalenha》一曲,則交由巴西歌手Carlinhos Brown領軍的Escolas De Samba(森巴藝陣)來發揮,對於較為完整理解巴西音樂的完整風貌,是很重量級的里程碑作品

16. 《Sweet Lullaby》 - Deep Forest

這就是後期比較流行的形式,有點把放克節奏變柔和,加上很多Pad的電子合成聲響,再取樣原住民的歌謠吟唱,Deep Forest是法國的世界音樂團體,但是各位會發現這就跟我講的製作手法比較類似,也就是「取樣後擺在一個恆定的節奏上」的概念,這首歌謠原本是太平洋上索羅門群島的原住民歌謠,製作人因為是比利時人Dan Lacksman,所以因緣際會認識,他本身是一位很知名的錄音師,也是世界音樂的知名製作人,而他也負責錄音與製作凱雅的第一位主修老師Diederik Wissels,與音樂院的爵士人聲老師David Linx的多張專輯

這種製作模式是不是就是比較像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德國團體Enigma,將台灣阿美族的郭英男夫婦唱的《老人飲酒歌》,取樣後放在《Return To Innocence》一曲中的模式呢?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前面所介紹的各類樂手匯集一堂,發揮創意的模式,但喜歡不喜歡就見仁見智囉!有些把World Music當New Age Music聽的觀眾,應該就會覺得前面介紹的“太兇”且“音樂資訊量太多了”,呵呵


其他這類融合在爵士樂中也所在多有,今天就不再多做介紹,爵士棧中已經有非常多相關的例子,可先參考聆聽「非洲風味非常明顯的Fusion Jazz名曲、個人創作或Standard改編」一文中所介紹的曲子。另外,在電影配樂中也有非常多好的例子(當然也有不好的),尤其當好萊塢電影特別強調故事情節發生的場域時,就很容易會出現「印象音樂」與「特色音樂」的結合與營造,以後有空再來介紹!

同樣的,在音樂家的世界中,真的我們在國際間交流,遇過太多優秀的、甚至無法歸類的音樂家們,希望大家一樣記得這句話囉:「不要先入為主,保持心胸開放的態度,這世界上還有太多音樂值得你去探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