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段改變我即興思維的爵士樂即興 - Miles Davis與Milt Jackson的《Bag's Groove》即興

文 / 謝啟彬


曾經我們對於爵士樂也都矇懞懂懂,以為「樂譜上寫的都對」「照著樂譜上寫的和絃演奏和絃音就叫即興」,尤其是當時在台灣還沒出國學習、大開眼界時,而且我以前會一直去找爵士小提琴的即興,因為我自己是小提琴手

但是到了比利時,第一位我的主修老師是位爵士吉他手Fabien Degryse,他非常有耐心但是也非常堅持,不會因為學生經常三心二意心猿意馬就改變他的教學方針

他說他不懂小提琴,但是他知道什麼是好的爵士樂即興,也鼓勵我要去聽真的爵士樂大師 - 那些創造爵士樂的人 - 的演奏(這麼說當然不是又滑坡謬論說沒有爵士小提琴大師...),所以我找了這段“似乎主題上與曲式上看起來很簡單”的十二小節Blues Form《Bag's Groove》

老師要我抓歌,藉由抓歌仔細揣摩大師們的「呼吸」,我一開始也不懂,但是我很乖地去做,然後老師很認真地每週都幫我訂正我抓的即興手稿(詳見另一篇文章),我才發現很多我聽覺上的盲點,主要是對於節奏上的不熟悉

因為音高我比較可以抓出來,畢竟是從小學古典音樂的關係,但是節奏正是老師講的語氣,這種語氣就是我們不會的,很簡單的字,但是爵士樂手怎麼講,才是重要的

Miles Davis的小號即興讓我學會了什麼叫旋律性,也就是「貫穿和絃進行」的操控能力,你以為他沒有在顧和絃,其實他是聽到一段、一片聲音,然後會“飛越上空”,動作很漂亮

Milt Jackson的鐵琴即興讓我學會了什麼叫流暢性,也就是「精準打擊」的Bebop語彙掌握,其實很多即興法則上會教到的專有名詞如Diminished HW. WH、Altered、Augmented...等等,都融會在他的即興中,我也是抓了才了解

這就是啟彬老師常講的,現代爵士樂教育常犯的毛病:「先講科目再講動作」,其實爵士樂學習是「先學動作為要」

我當時沒有抓的Thelonious Monk鋼琴即興,原來是因為在技巧考試採譜實作時,全部演奏完時間太長了就沒抓,但是後來用聽的還是可以跟著演奏並倒背如流

就這樣老師持續幫我修正,甚至在提琴類樂器上,弓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大師一位是用吹奏的,一位是用敲奏的,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如何調整弓法去模仿他們的句法、連與斷、抑揚頓挫等等」,我也很感恩有那段時光,老師極有耐性,學生也極有耐性,我才真的學到東西,而非東一塊西一片,道聽塗說卻不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

學音樂不能靠聊天,不能靠討論,要有人帶,即便是網路時代也一樣,甚至更需要~


(我過幾天再將官網上的採譜貼出來,大家這幾天就反覆聽這些即興,然後可以開始用前面老師的學習經驗來練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