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所謂的爵士樂教育,如果沒有被“執行”好
經常出現的後果就是:太多可能性,卻太少被實現
「找尋更多可能」與「變化」是爵士樂的精神
然而卻也經常變成「走火入魔」或是「自嗨」
講得比較客觀些,就是一群雜耍技藝人練了很多絕世武功
結果根本沒人要看,或是不懂得為何要看?看的價值或門道在哪?
我也有我的品味,我也有私心偏愛的大師名家
但是我不喜歡那種爵士樂圈圈(國外國內都會有)裡頭常看到的那種
靠你知道他多厲害嗎?這人超屌!大師必拜!這個很難那個很難...態度
對我來說一來就是一種假清高,二來就算自己很懂
對於幫助別人懂其實並沒有幫助,自然對這些音樂在擴散普及上沒幫助
回過來說,像藍調音樂人、搖滾音樂人,即便是片中的小朋友
人家就是厲害在那個「對味」,他從頭到尾只彈一種“音階”
那又如何?在爵士樂的思維裡頭,這感覺好像比較遜
但是偏偏這種音樂重的就是味道,而爵士樂的基礎也在這裡啊!
耳朵聽見,想要即興 - 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如果說所謂的爵士樂教育,或是所謂的爵士樂賞析
變成了舉出很多可能性,結果實際運用時
到底是真的會用還是假的會用?搞不清楚,還要硬坳或事後解釋諸葛
那這種教育方式就不對了,甚至造成學習者永遠缺乏信心覺得自己爛
但其實是需要花時間與耐性,去慢慢累積那些基本功與味道、方法的
不過好事之徒就是這樣,嘴嘴嘴嘴嘴,什麼都要嘴
真的要進步或變強,或做自己想做的事,上面這種的一定得忽略的
影片中的調式概念更慘,音樂科班生是考完試就丟了,沒有人記得
非音樂科班的是死抓拷貝卻不知如何活用,然後兩者都覺得“爵士樂理”很難
殊不知先把觀念問題釐清之後再開始實際有步驟解決問題,才是爵士樂「思維邏輯」的特色!
延伸閱讀:
藍調真的只是「音階」而已嗎? - 用爵士樂與用藍調樂歸納思考的細微差異
[爵士行動小教室] 三分鐘讓你感受藍調聲響在基本藍調格式上的差異與演進(Different Blues Sounds on a Basic Blues Form)(影片)
知道在哪裡才開始轉-馬上弄懂五聲音階與藍調音階該怎麼用才會對味好聽
先別管高深樂理了,你真的聽出它們都是Blues了嗎?-藍調的曲式充滿於許多衍生出的音樂風格中
什麼才是我們最重視的?答案是「聲音對不對」
所謂的爵士樂教育,如果沒有被“執行”好
經常出現的後果就是:太多可能性,卻太少被實現
「找尋更多可能」與「變化」是爵士樂的精神
然而卻也經常變成「走火入魔」或是「自嗨」
講得比較客觀些,就是一群雜耍技藝人練了很多絕世武功
結果根本沒人要看,或是不懂得為何要看?看的價值或門道在哪?
我也有我的品味,我也有私心偏愛的大師名家
但是我不喜歡那種爵士樂圈圈(國外國內都會有)裡頭常看到的那種
靠你知道他多厲害嗎?這人超屌!大師必拜!這個很難那個很難...態度
對我來說一來就是一種假清高,二來就算自己很懂
對於幫助別人懂其實並沒有幫助,自然對這些音樂在擴散普及上沒幫助
回過來說,像藍調音樂人、搖滾音樂人,即便是片中的小朋友
人家就是厲害在那個「對味」,他從頭到尾只彈一種“音階”
那又如何?在爵士樂的思維裡頭,這感覺好像比較遜
但是偏偏這種音樂重的就是味道,而爵士樂的基礎也在這裡啊!
耳朵聽見,想要即興 - 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如果說所謂的爵士樂教育,或是所謂的爵士樂賞析
變成了舉出很多可能性,結果實際運用時
到底是真的會用還是假的會用?搞不清楚,還要硬坳或事後解釋諸葛
那這種教育方式就不對了,甚至造成學習者永遠缺乏信心覺得自己爛
但其實是需要花時間與耐性,去慢慢累積那些基本功與味道、方法的
不過好事之徒就是這樣,嘴嘴嘴嘴嘴,什麼都要嘴
真的要進步或變強,或做自己想做的事,上面這種的一定得忽略的
影片中的調式概念更慘,音樂科班生是考完試就丟了,沒有人記得
非音樂科班的是死抓拷貝卻不知如何活用,然後兩者都覺得“爵士樂理”很難
殊不知先把觀念問題釐清之後再開始實際有步驟解決問題,才是爵士樂「思維邏輯」的特色!
延伸閱讀:
藍調真的只是「音階」而已嗎? - 用爵士樂與用藍調樂歸納思考的細微差異
[爵士行動小教室] 三分鐘讓你感受藍調聲響在基本藍調格式上的差異與演進(Different Blues Sounds on a Basic Blues Form)(影片)
知道在哪裡才開始轉-馬上弄懂五聲音階與藍調音階該怎麼用才會對味好聽
先別管高深樂理了,你真的聽出它們都是Blues了嗎?-藍調的曲式充滿於許多衍生出的音樂風格中
什麼才是我們最重視的?答案是「聲音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