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雖然啟彬與凱雅的選曲選樂,大部分的方向都是以真的把這些曲子學起來為重心,但是卻也表示了這是一種系統化的整理,也就是代表這些曲子都有一種某種程度上的關聯性

文 / 謝啟彬 Yardbird Suite(菜鳥組曲) 下面就是同一首《Yardbird Suite》被我先後分在四篇文章與四個播放清單之所在,也印證了我以前講過的笑話,因為要看你想強調、或注意到的是什麼? 關於「分類」與「定義」,當音樂老師這麼久,我總是記得我小時候在「幼獅少年」雜誌中看到的一則笑話: 「一個家中有三個孩子、排行老二的孩子對媽媽説:每次要我們做什麼的時候,都說『你們兩個大的去』,下一次又說『你們兩個小的去』,怎麼每次都有我?」 很多人聽爵士樂都希望有人可以給他歌單,不過對我來說這有一點嚐鮮的味道,拿到免費體驗券什麼都去吃吃看,再來決定喜歡哪一種? 雖然啟彬與凱雅的選曲選樂,大部分的方向都是以真的把這些曲子學起來為重心,但是卻也表示了這是一種系統化的整理,也就是代表這些曲子都有一種某種程度上的關聯性 所以就算不是樂手,欣賞者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聽出更多細節的樂趣」,而我看到很多資深樂迷,其實都是在聽細節,都不會去比說要聽越多越好,或者是聽稀有冷門

[爵士行動小教室] 善加運用#9 b9的句子在V7和絃與bVII7(IVm)上 - 這樣的想法不管是從後門(Back Door)或前門甚至爬窗戶都可以“回家”! (影片)

凱雅老師的第一場主題式線上工作坊,每次針對一個主題進行線上教戰,達標十人即錄製!「從巴西作曲家/鋼琴手/歌手Ed Motta的《Smile》中學到Groove音樂的和聲與律動精髓」

該如何在同一首曲子裡,判斷Double Time與Double Time Feel呢? - 以喬治亞爵士鋼琴手Beka Gochiashvili詮釋前輩Chick Corea的《500 Miles High》現場演出為例

《愛你一萬年》的原唱不是伍佰,日文原版作曲者也是「名偵探柯南」系列動漫的配樂作曲家 - 淺談影響大野克夫、大野雄二、Bill Withers、萬沙浪、甚至香港溫拿樂隊的搖滾、靈魂、放克、爵士、拉丁樂六〇年代

雙倍速飛到500哩高空的驚奇隊長也有爵士樂版 - 從Stan Getz與Chick Corea先後兩版的《500 Miles High》錄音,解釋爵士樂即興合奏中的相對速度、律動體感詮釋手法與切換過程

兩段創意與音型類似的Bass Groove,分別出現在Carl Carlton的《She's A Bad Mama Jama》與Michael Jackson的《P.Y.T.》中 - 讓我們來好好介紹穿梭於其間的音樂推手與知名歌手James Ingram吧!

[爵士行動小教室] Tresillo(3-3-2)節奏語彙練習 - 盲點突破與範例實戰 (影片)

Michael Jackson《顫慄》(Thriller)原來的歌名叫《星光》(Starlight) - 1979至1982年之間五首Bass Line很相似,皆為前兩拍四個八分音符Minor和絃音階上行的曲子,第1, 3, 5首甚至一樣從b7音開始

一般人對藍調的認知會以為那就是音樂風格的一種,但是對音樂人來說,藍調就有兩個不同方向的意思,你是指藍調的曲式還是指藍調的旋律?這兩種都叫藍調(Blues),這當中又有相當的混合與變化

一段隱藏於台北市士林區內雙溪山上的「帕米爾高原大逃亡」驚心動魄、九死一生宛如電影情節的真實歷史,與虛構歷史金庸武俠小說「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地域關聯性

現在網路時代很多時候都在玩鋪天蓋地、小事放大的文宣行銷,看了很累,如果一年到頭整天都得颱風巨浪,會靜不下心來沉潛學習

從基隆市暖暖走62號快速道路到新北市萬里,再挑戰從萬里走北28線反向經風櫃嘴,走萬溪產業道路回到台北市士林區內雙溪

木匠兄妹的Karen Carpenter充滿企圖心,卻慘遭唱片公司冷凍多年的個人專輯,跟打造Michael Jackson「Off The Wall」、《Rock with You》音樂高峰的幕後團隊其實高度重疊

屠穎老師過世 - 我所記得的「屠老師的店」、模型、波士頓派、水煮魚與臉書上的他

《Rock with You》背後的Bass Groove演奏者 - 貝斯手Bobby Watson的錄音軼事,以及前後銜接到Hip-Hop與亞洲的流行音樂史

傳奇電貝斯手Anthony Jackson的佳作之二:有爵士小號手Randy Brecker即興的《Any Old Sunday》與爵士小提琴Noel Pointer即興的《All Night's All Right》,以及Anthony Jackson驚人的多元音樂風格掌握

一代電貝斯大師Anthony Jackson殞落 - 聊聊我們認識在流行音樂、節奏藍調、靈魂樂、放克樂、融合爵士樂、古巴與加勒比海拉丁、巴西拉丁、現代爵士樂,都有諸多高標作品的低音律動與超技即興教材級人物

最近幾年透過網路的推波助瀾,根據「名字」來討論甚至爭吵的現象愈來愈頻繁,也可以說是常態了,有種“各擁其主”的味道,但音樂的討論與學習還是要回歸音樂本身,也需要一些引導以建構脈絡甚至培養品味

從吉田美奈子的《恋は流星》聽起 - 以前的樂手為何能力高超?因為要快速掌握曲風,又要具備穩定的演奏耐力,還要一起帶動音樂情緒的高低,而爵士樂是這些「訓練」的核心,黑人音樂與搖滾樂也涵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