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即興跟料理一樣,除了材料,還有做法 - 古典音樂訓練的好習慣,應該要帶到即興音樂與律動音樂上,或是培養一樣的態度,而不是嘗鮮或體驗式的練習

Comparing BOSS OC-5 & EBS OctaBass & Zoom MS100's Pitch Shifter on My Electric Violin

Swing是動作與聲響,你要靠模仿動作與聲響學會Swing,主動創造立體的、連續動作的Swing,而不是一直想著如何把譜上的“二次元”音符演奏成Swing,那樣想反而不會Swing

Modes?Modal?調式?一個音階從幾音開始?新的音階名稱?調式音樂?調性混合調式的音樂? - 因為中西音樂文化的差異與對曲子的認知不足,很容易混淆,但又會有相關處,跟「鹽/鹹」或「糖/甜」的關係類似

連John Coltrane本人在同一首曲子的同一次即興裡都不會只用一種答案,那就表示得練習這六種答案

關於加強Swing Feel的自我檢查表(Self-Check List)

隔了十八年才重見天日的Donald Byrd「Chant」專輯,卻能見證爵士鋼琴手Herbie Hancock精彩的猛虎出閘表現,也開啟了他們之後多張專輯的合作

從于文文的《왠지 그럼 안될 것 같아》(似乎這樣不行)抒情民謠編曲版到竹內美宥的節奏藍調靈魂編曲版 - 韓國製作人尹鍾信在七年內對同一首曲子所詮釋的兩個殊異版本

Donald Byrd的「Byrd In Hand」專輯 - 爵士即興樂手們的精彩表現,加上事先編曲排練的精緻感,就是Blue Note唱片公司作品的特色

比較歐陽三姐妹的媽媽傅娟年輕時唱的《愛會再來》與原唱者杏里(Anri)的《悲しみがとまらない》(I Can't Stop The Loneliness) - 不同的編曲欣賞與彼時不同的市場口味

轉彎還是大南路、不在台北市中心的中正路、原來是八德路的四維路 - 原屬台北縣、後歸陽明山管,後來成為台北市的士林區與北投區行政區變遷小歷史

比琶音(Arpeggios)還豐富,卻可以創造更流暢旋律線的爵士樂手即興發想練習,當然也可以用在作曲上 - Digital Patterns(數位音型)或Four-Note Cells(四音音型)

爵士樂手其實最怕人家講說自己沒有「Chops」,或是被批評沒有「Chops」

職業、專業的大樂團把樂譜放在前面,是已經練很熟很穩了,譜面只是個地圖指示的概念,不是視譜的概念,這種前後的時間差與順序,非爵士樂手很難明白

Mike Stern之《I Love You》採譜分析 - Jazz節奏語彙的重要性,以及琶音與音階加上半音趨近手法的技巧,還有「3 in 4」的節奏想法巧妙結合藍調句法

《Fried Bananas》是Dexter Gordon根據Jazz Standard《It Could Happen To You》所重新創作的主旋律

標準音高Eb大調的Jazz Standards中包含SDM和絃進行的名家名曲 - 《But Not For Me》與《There Will Never Be Another You》(《Split Kick》)

標準音高Ab大調的Jazz Standards中包含SDM和絃進行的名家名句 - 《Donna Lee》(《Indiana》)與《All The Things You Are》

45首不同調性的爵士經典曲(Jazz Standards)包含SD到SDM回到T(S)的和絃進行的